辛亥后,1913年,北洋政府设“蒙藏事务处”,隶属内务部,后升格为“蒙藏事务局”,专门处蒙、藏相关政务。 1928年7月,国民政府下设“蒙藏委员会”,综理蒙藏事务,专司蒙藏行政及各项兴革事项,位阶与各部相同,都隶属于行政院,为部会之一,特任阎锡山为委员长。1932年,蒙藏委员会协助行政院平息了多年...
蒙藏委员会(Mongolian and Tibetan Affairs Commission)是中华民国行政院的一个部级机构,成立于1912年。它的前身是清朝的理藩院,成立于1636年,最初名为蒙古衙门,后于1638年更名为理藩院(蒙古语:Gadagadu Monggol toro-yi zasakhu yabudal-un yamun)。理藩院的职责是处理清朝与蒙古和西藏的关系。随着清帝国的扩张,...
蒙藏委员会驻藏办事处,1949年前中央政府派驻西藏的办事机构。沿革 1940年4月1日在拉萨成立,隶国民政府蒙藏委员会,设处长、副处长、主任秘书、科长等,兼管国民政府交通部、教育部、中央气象局分别在拉萨设立的无线电台、国民小学、测候所等。1949年7月8日,由帝国主义侵略势力策动,西藏分裂主义分子达扎等以反共...
凉州会盟,又称“凉州会谈”,是由蒙古皇族、西路军统帅阔端与西藏喇嘛萨迦派领袖萨迦班智达在凉州商谈的一场大会,正是这场蒙藏大会,标志着西藏地区从此正式划入中原王朝,成为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凉州(今甘肃省武威市),位于河西走廊东段,地处汉羌边界,自古就是戎、羌、月氏、乌孙等游牧民族聚居之地,民风...
蒙藏委员会旧址 蒙藏委员会旧址源自于北洋政府的“内务部蒙藏事务处”。1928年以后改隶于当时的南京国民政府行政院辖下,并设置“蒙藏委员会”,是南京国民政府管理蒙藏事务的最高机构。
蒙藏委员会沿革: 袁世凯接任民国大总统后,于1912年4月22日,将蒙藏等边疆民族事务归于内务部管理,内务部后来下设蒙藏事务处,专门负责处理蒙藏事务。随即,北洋政府在中央政府设置专管蒙藏事务的独立机构--蒙藏事务局,直隶于国务总理。1915年,蒙藏事务局升格为蒙藏事务院,最终定名为蒙藏院,直隶于大总统,与原...
所以基本都是台湾“蒙藏委员会”服务关照的对象。而在台湾地区的蒙古族人士约有400多人。
青海蒙藏文化促进会,民国时社会团体。1931年5月,呈请国民政府蒙藏委员会批准成立。机构简介 青海蒙藏文化促进会,民国时社会团体。1931年5月,呈请国民政府蒙藏委员会批准成立。马步芳任理事长,田恩雨(洛桑香趣)、阿福寿(蒙古族)、祁建昌、蓝曼藻(女,蒙古族)、华宝藏(藏族,千户)、夏鲁哇(藏族)、...
南京九条巷8号,一个承载着历史记忆的地方,曾是国民政府蒙藏委员会的旧址。这里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清光绪十七年(1891年),当时这里是“曾忠襄公主祠”(曾公祠),为纪念曾国藩的四弟曾国荃而建。曾国荃,字沅甫,号叔纯,湖南娄底人,是晚清时期的军事将领和湘军首领。他因在攻陷安庆和天京的战役中表现出色,被赏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