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文通先生是在北京大学及国内高校最早开设宋史课的教授,蒙文通先生一生研究宋史,自1935年至1968年辞世约有34年,前后共撰写论文、书稿等近三十篇、部,宋代学术与制度是蒙文通先生授课的重点,由此注重探讨有宋一代政治之升降,学术之转变,制度之沿革,民族之...
在任四川省图书馆馆长期间,尽管当时国难当头,民不聊生,得书不易,蒙文通馆长仍大力搜求,数年间馆内藏书已达近十万册。同时,蒙文通馆长还编印《图书集刊》共9期,数十万言。蒙默谈其父亲蒙文通先生治学之道时,曾回忆蒙文通先生常对其讲“理学是讲道...
【题目】蒙文通先生徐百柯蒙文通一生治经史之学,著作颇丰,但他曾说自己学问最深处,恰恰是不著一字的宋明理学。 蒙先生指导研究生,上来先是两句话。 第一句引陆象山言:“我这里纵不识一个字,亦须还我堂堂地做个人。 ”第二句是他自己的信条:“一个心术不正的人,做学问不可能有什么大成就。 ”蒙文通以教书...
解放前,县内学人有句口头禅“想读韦就找蒙文通,想当官就找任望南”、“今天考大学,明天教大家”、“蒙文通之文如桶底脱”等等关于蒙文通先生的传奇故事,几乎妇孺皆知。 在蒙氏旧居村南有块脚板田,田岩头有块巨石,巨石上布满人脚印,大的长尺余,小的也和现在成人脚印相仿,踵趾脚弓均甚清晰,总计数十个,均朝...
本报讯 (记者陆航)10月12—13日,由四川大学、中国先秦史学会、中国宋史研究会主办,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旅游学院、考古文博学院)承办的“纪念蒙文通先生诞辰130周年学术研讨会”在四川大学召开。 蒙文通先生长期执教于四川大学,桃李满天下,是受人景仰的杰出历史学家。九卷本《蒙文通全集》是他留给我们的珍贵学术遗...
在20世纪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政治史几乎成为中国历史研究中的“普通话”,其余各专门史则有些像各地的“方言”,要保全自身也多少带点“草间苟活”的意味。思想史应当怎样研究,也成为不少学者关注的问题。多数人似乎希望思想史的研究更开放而非更封闭,蒙文通先生对此亦早有论述和实践。
蒙文通先生是四川盐亭县石牛庙乡金顶场人,光绪二十年(1894)十月生。5岁入私塾受教,熟读四书五经及诸子百家著述。17岁时由四川省城高等学堂分设中学选拔进入四川存古学堂(1913年更名为四川国学院),受教于今文经学大师廖平(1852—1933)门下。 民国十二年(1923),国内学术界于今、古文之争,各继前人之说,论战激烈,...
蒙文通先生,吾盐亭近代唯一之学者,蒙公甫先生君弼之子也。盐亭分三区:城厢与玉龙镇属第一区,出北门,柏梓场区域属第二区,出东门,金孔场区域属第三区。蒙先生第二区人,二区北接南部,西接三台,多山岳,民性较强悍。以富庶论,则为第一区,第三区次之;以人物论:今在台之第二兵团副司令胥立勋将军属一区玉龙...
本报讯 (记者陆航)10月12—13日,由四川大学、中国先秦史学会、中国宋史研究会主办,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旅游学院、考古文博学院)承办的“纪念蒙文通先生诞辰130周年学术研讨会”在四川大学召开。 蒙文通先生长期执教于四川大学,桃李满天下,是受人景仰的杰出历史学家。九卷本《蒙文通全集》是他留给我们的珍贵学术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