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族马头琴音乐,蒙古族的传统音乐,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蒙古族马头琴历史悠久,在蒙古族形成时期,马头琴就已存在。其音色柔和、浑厚而深沉,洪阔而醇美,富有草原风味。2006年5月20日,内蒙古自治区申报的蒙古族马头琴音乐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非遗编号Ⅱ-35;2008年6...
蒙古族马头琴起源于古代蒙古草原,据传始于公元前13世纪的蒙古国。马头琴得名于其琴颈上的马头形状,琴身由一个卵圆形的共鸣箱和一根长约1米的琴颈组成。琴颈上有两根弦,分别代表阳和阴的意义,象征着蒙古族人民对自然和宇宙的敬畏。马头琴的共鸣箱由马皮贴合而成,使得琴音具有独特的韵味。 马头琴的演奏技巧独特而精湛...
蒙古勒津马头琴音乐是蒙古勒津人从游牧生活到农耕生活过程中所创造的乐曲,具有质朴典雅的民族生活气息和地域特色。马头琴音乐悠扬、深沉、宽广、抒情,蕴含着蒙古勒津人独特的审美文化、人文思想和民族精神。2021年5月24日,蒙古族马头琴音乐(蒙古勒津马头琴音乐)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
它不仅代表了蒙古族的个性特点、游牧生活方式和历史传统,还体现了对宇宙自然的深刻哲学思考。马头琴的历史悠久,可追溯至蒙古族形成时期。在其漫长的历史中,马头琴发展出了各具特色的流派,这些流派与蒙古族的内部外部联系、以及历史的变迁息息相关。马头琴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见证了蒙古族从草原到...
蒙古族马头琴制作技艺,甘肃省酒泉市,肃北蒙古族自治县传统技艺,甘肃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保护单位为肃北蒙古族自治县文化馆。历史渊源 肃北蒙古族(素称“德都,蒙古族”)在历史上遗留下来的文化艺术遗产相当丰富,马头琴便是其中的典型代表之一。马头琴是蒙古民族重要的乐器之一,也是中华民族文化艺术的一块瑰宝...
马头琴,作为蒙古族音乐文化的典型代表,其独特之处不仅在于其独特的造型、制作材料以及音质音色,更在于它承载的蒙古族性格内涵、游牧生活的历史形态以及对自然宇宙的哲学思考。马头琴的历史悠久,早在蒙古族形成时期就已经存在。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马头琴形成了各自鲜明地域特色的不同流派,这些流派与蒙古族...
蒙古族马头琴演奏,甘肃省酒泉市,肃北蒙古族自治县传统音乐,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保护单位为肃北县马头琴与呼麦协会。历史渊源 北蒙古族马头琴演奏是前肃北蒙古族居民文化生活中应用比较广泛的蒙古族民间弦乐器。在长期应用实践中,肃北县文艺工作者将马头琴演奏技巧发展成为具有地域特色的民间音乐艺术。近几年来,...
蒙古国呼麦协会主席策登伊希认为,呼麦的演唱方法有10余种,目前,内蒙古自治区的呼麦艺术家只能使用其中几种方法进行演唱,呼麦的传承与发展任重道远。 2009年10月1日,中国蒙古族呼麦成功入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马头琴 马头琴琴身和用马头装饰的琴柄,为蒙古族人民喜爱的乐器。中国蒙古族民间拉弦乐器。蒙古语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