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到1942年章亚若突然死亡,蒋经国和蒋方良的感情才有所缓和。在丈夫的温暖中蒋方良也渐渐走出了阴霾,有了活下去的勇气。迁居重庆后,随着蒋经国逐渐进入政治核心,蒋方良几乎完全退居幕后。蒋经国请来名家教她书法和绘画,蒋方良也欣然接受丈夫的建议,丝毫不过问丈夫的工作,只管在家闷头学习。几年之后,她已经能...
蒋方良,国家级工艺美术制壶师、中华紫砂协会会员、中青年优秀陶艺家。人物简介 九十年代初跟随表兄李卫明身边学习制壶技艺,凭着对紫砂艺术的迷恋与执着练就了以传统手工老法制作光素器的扎实功底,后又进入专业紫砂培训班学习陶瓷艺术的设计与制作,在进修过程中又得到多位名师的指导,更深入的研究紫砂艺术并不断实践...
2004年12月15日中午,蒋经国遗孀蒋方良因肺肿瘤导致呼吸衰竭,在台北荣民总医院抢救无效病逝,享年90岁(虚岁)。医院方面表示,蒋方良走得非常平静,家人不愿意她受太多苦,没有给予电击、心外按摩等侵入性抢救。在生命的最后时刻,蒋方良的亲人都站在她的病床前。对于台湾民众来说,蒋方良的病逝是一个象征,意...
2004年12月15日,蒋方良与世长辞。即将离开这个世界时,一向少言寡语的她突然提出一个请求:“等我死后,能不能和我先生葬在一起?”蒋方良是谁,也许有些人还有些陌生。但是蒋经国,却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在民国年间的跨国恋中,蒋经国和蒋方良这一对无疑是引人注目。他们之间的感情,在某种程度上带上...
在语言、宗教信仰和生活习惯方面,蒋方良也在从头学起,努力适应新环境。她初到中国时,不大会说中国话,对中文更是一窍不通。为此,蒋经国临去赣南前专门为她请来女家庭教师教汉语。她学习很用心,一年后已经可以用汉语与人交谈了。不过、由于她的生活圈子里一直遍布浙江奉化人,因而她学会的只能算半调子普通话—...
蒋经国以婚外情回报蒋方良搭救之恩1937年春天,蒋经国携同蒋方良回到中国,形势易位,中国对蒋方良来说,成了异邦,蒋经国回到祖国,而且他的父亲蒋介石,已经是这个动乱国家惟一的军事强人。在俄国,蒋经国要依赖蒋方良,回到中国,形势逆转,蒋方良处处要依靠蒋经国。但是,我们倒要看看蒋经国是如何报答过去蒋方良对他的“患难...
蒋方良与毛福梅的罕见合照。蒋方良原名为芬娜,系苏联人士,1933 年于苏联的一家机械厂中她与蒋经国结识,1935 年二人完婚。此后,蒋方良与蒋经国在苏联继续生活了两年,方回到中国。芬娜拜谒蒋介石与毛福梅之际,蒋介石为其取了个中文名字叫“蒋方娘”,毛福梅觉得“娘”字欠妥,遂更改为蒋方良。毛福梅乃蒋经国之...
1994年,一张老照片悄然留存下来,照片中,一个苍老的背影站在灵柩前,手轻轻地抚摸着棺木,眼神里透着无限的悲凉与眷恋。这是蒋方良——蒋经国的妻子,在大溪陵寝祭奠丈夫时的场景。提到蒋方良这个名字,可能很多人并不熟悉。相比于蒋经国家喻户晓的政治生涯,蒋方良这个“隐形人”显得极其低调。但低调并不意味着...
2004 年 12 月 15 号那天,蒋方良在台北长庚医院静静离开了。在生命快结束的时候,向来不爱说话的她突然提出了一个很让人心疼的请求:“(此处可根据具体请求内容补充)”。这个简单又饱含深情的愿望,把她对丈夫蒋经国的深厚情感给表达出来了。蒋方良,这个从苏联来的姑娘,以前是蒋经国在别的国家的最爱,后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