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方名称葶苈丸 处方葶苈子52.5克(生用)牵牛子泽漆叶海藻(洗去咸,炙)昆布(如前炙)桑根白皮(炙)甘遂(熬)椒目郁李仁(去皮)各22克 桂心7.5克 制法上十味,捣筛,蜜和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水肿。 用法用量每服15丸,一日二次,渐加至20丸,用桑白皮(切)30克,赤小豆10克,通草6克(切),水200毫升...
1.葶苈丸既是辨治肺脾水肿证的重要代表方,又是辨治诸多杂病如肺病、心病、肾病、内分泌等的重要基础方。 2.方中葶苈子降肺利水。葶苈丸的应用并不局限于肺脾水肿证,还可用于辨治诸多杂病,如呼吸、循环、内分泌、泌尿等系统疾病。 3.运用葶苈丸辨治的病证(无论病变部位在肺、在心或在脾肾),以水气内停为...
大黄葶苈丸 大黄葶苈丸主治气喘咳嗽。组成:大黄5钱(炒),葶苈子(洗净,瓦上炒)1两。
葶苈丸葶苈丸,这是一剂出自《圣济总录》卷五十八的古方。它的主要成分包括葶苈子、枳壳、桂、羚羊角、白茯苓、柴胡、鳖甲、防风、菟丝子、牛膝和安息香。其中,葶苈子需慢火炒后捣膏,鳖甲则需醋浸炙,牛膝要去掉苗。所有药材均需按照各自的分量准确称取,最后混合均匀。方剂主治的是消渴下冷,小便...
葶苈丸主要用于治疗水肿症状,包括腹部苦满急,影响食欲。在使用时,应避免食用酸性食物,以确保疗效。具体用药方法为将上述药物混合研磨成细末,然后与炼制的蜂蜜混合,制成梧桐子大小的丸剂。每服使用葶苈丸10丸,每日三次。在服用过程中,应严格按照医生的指示调整剂量,避免自行增减药量。同时,注意观察...
苦葶苈丸,苦葶苈丸 【来源】《圣济总录》卷八十。 【组成】苦葶苈(纸上炒)39克 杏仁(汤浸,去皮、尖、双仁,炒,研)9克 陈橘皮(汤浸,去白,焙)12克 防己30克 赤茯苓(去黑皮) 紫苏叶 郁李仁(汤浸,去
大葶苈丸 【处方】葶苈1两1分(熬,研如泥),泽漆茎(熬)半两,赤茯苓(去黑皮)半两,陈橘皮(汤浸,去白,焙)半两,甘遂3分,牵牛子3分,郁李仁(研)半两。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水肿,,头面身体悉肿。 解表剂、清热剂、泻下剂、祛风湿剂、祛湿利水剂、温里剂、理气剂、...
定喘葶苈丸 药方名称定喘葶苈丸 处方葶苈、木香、贝母各等分。 制法上为末,蒸饼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朱砂为衣。 功能主治鼓胀喘嗽。 用法用量煎桑白皮汤送下。或即以4味为末,仍以桑白皮汤送下尤妙。 摘录《赤水玄珠》卷五
药物组成包括:葶苈子(微炒),芸苔子,马兜铃(锉),紫菀(去苗土),人参,杏仁(汤浸,去皮尖双仁,炒),皂荚(酥炙,去黑皮及子),白前,甘草(炙,锉),防己。此处方来源于《圣济总录》卷一八四。主治乳石上气,呀嗽不得卧,卧即气绝的病症。制备方法为将上述药物混合研磨为末,加入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