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方名称葶苈丸 处方葶苈子52.5克(生用)牵牛子泽漆叶海藻(洗去咸,炙)昆布(如前炙)桑根白皮(炙)甘遂(熬)椒目郁李仁(去皮)各22克 桂心7.5克 制法上十味,捣筛,蜜和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水肿。 用法用量每服15丸,一日二次,渐加至20丸,用桑白皮(切)30克,赤小豆10克,通草6克(切),水200毫升...
防己葶苈丸,中医方剂名。出自《赤水玄珠全集》卷七。具有利水退肿,泻肺平喘之功效。主治水气凌肺,喘嗽,面目浮肿,小便赤涩,喘促不得卧。组成 汉防己、木通、贝母各一两,苦葶苈(炒),杏仁。用法用量 上为末,枣肉膏为丸,如梧桐子大。桑白皮汤送下。功用 利水退肿,泻肺平喘 主治 水气凌肺,喘嗽...
水银葶苈丸是一剂中药方剂,主要成分有水银、葶苈、椒目等。组成 水银3两(3日3夜煮),葶苈子1升,椒目1升,衣鱼20枚,水萍1两,瓜蒂1两,滑石1两,芒消3两。功效 利小便。主治 水肿,诸体肉肥厚,按之不陷,甚者臂粗,着衣袖不受,及十种大水。用法用量 初服1丸,次服2丸,次服3丸,次服4丸,次服...
大葶苈丸,中医方剂名。出自《圣济总录》卷八十。主治水肿,上气不得卧,头面身体悉肿。组成 葶苈(熬,研如泥)一两一分,泽漆茎(熬)、赤茯苓(去黑皮)、陈橘皮(汤浸,去白,焙)各半两,甘遂、牵牛子各三分,郁李仁(研)半两。用法用量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丸,稍加至七丸;以赤...
葶苈丸主要用于治疗水肿症状,包括腹部苦满急,影响食欲。在使用时,应避免食用酸性食物,以确保疗效。具体用药方法为将上述药物混合研磨成细末,然后与炼制的蜂蜜混合,制成梧桐子大小的丸剂。每服使用葶苈丸10丸,每日三次。在服用过程中,应严格按照医生的指示调整剂量,避免自行增减药量。同时,注意观察...
【方剂出处】葶苈丸,出自汉·张仲景《金匮要略》 【配方组成】葶苈子二斤(100克)(注:仲景原书无用量,此处为后人所加)。 【用法用量】上一味,捣碎,以蜜为丸,共为二十丸,温服一丸,日三服。 【功效作用】泻肺消肿。 【主治】肺脾水肿证,脉浮或沉者。
葶苈丸葶苈丸,这是一剂出自《圣济总录》卷五十八的古方。它的主要成分包括葶苈子、枳壳、桂、羚羊角、白茯苓、柴胡、鳖甲、防风、菟丝子、牛膝和安息香。其中,葶苈子需慢火炒后捣膏,鳖甲则需醋浸炙,牛膝要去掉苗。所有药材均需按照各自的分量准确称取,最后混合均匀。方剂主治的是消渴下冷,小便...
加减葶苈丸 以大黄、天冬为主要组成药物的药方 【组成】大黄(煨) 天冬(去心) 杏仁(去皮、尖,另研) 百合 桑白皮(炒) 木通 甜葶苈(炒)【用法】蜜丸。滚白水进下。【功用】清肺泻火。【主治】小儿肺热,致成龟胸,其胸高起状如龟样者。
是斋百一选方中医书籍免费在线阅读,作者是王璆原(宋);第葶苈丸;葶苈丸https://www.zhongjiankang.com大治肺气咳嗽,面浮目肿,喘促,睡卧不得,步履艰难,小便赤涩等疾。汉防己贝母(,令微黄)木通(各一两)甜葶苈(隔纸炒,令紫色)杏仁(去皮尖及双上为细末,枣肉为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