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葫芦散是明末清初医家傅山的秘方成药,现已被收录进《新编中成药手册》, 此方由橘红、茯苓、朱砂、鸡内金(炒)、天竺黄、僵蚕(麸炒)、半夏曲、琥珀、全蝎、天麻、川贝、冰片、葫芦蛾等组成。具有化痰消食,镇惊祛风等功效,用于痰喘咳嗽,脘腹胀满,胸膈不利,吐乳不食,小儿惊风,能从根本上调理小儿脏腑...
葫芦散的功效与作用 功效与作用 化痰止咳、消食化积、镇惊安神、祛风止痉、健脾和胃 1、化痰止咳 其成分中的橘红、半夏等具有燥湿化痰的作用,能有效减少痰液的生成,使痰液变得稀薄易于咳出,从而缓解小儿咳嗽、咳痰不爽等症状,对支气管炎、肺炎等引起的咳嗽痰多有较好的疗效。 2、消食化积 含有鸡内金、山楂等消食...
葫芦散是一种传统的中药制剂,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散结、利湿退黄、止咳平喘以及调和脾胃等功效和作用。 1.清热解毒 葫芦散中的药材成分能够清除体内的热毒,对于因热毒引起的咽喉肿痛、口舌生疮等症状有缓解作用。 2.消肿散结 对于身体出现的肿块、结节等,葫芦散能够通过其消肿散结的作用,帮助减轻症状。 3.利湿退黄 ...
1.成分与作用:葫芦散的主要成分通常包括一些具有止泻、改善消化功能的中药材。具体成分可能因不同的处方而有所差异。 2.止泻功效:葫芦散常用于因脾胃虚弱引起的慢性腹泻。其配方中的一些成分具有收敛止泻的效果,能够帮助恢复正常的肠道功能。 3.促进消化:部分使用者在服用葫芦散后,还能感受到肠胃蠕动的调节和消化功能...
葫芦散,中医方剂名。出自《绛囊撮要》。主治腹胀,黄肿。组成 切颈葫芦(连子烧存性)。用法用量 上为末。每服一个,食前温酒送下,或白汤下。十余日见效。主治 腹胀,黄肿。文献摘要 原方选录 《绛囊撮要》:“葫芦散治腹胀黄肿。切颈葫芦(连子烧存性),为末。每服一个,食前温酒下,或白汤下。十余日...
葫芦散是一剂中药方剂,主要用于遍身水肿。葫芦把120克,精盐适量。将葫芦把置于盐水中浸泡后,炒干研末即成。每日1次,每次10克,可用温开水服下。具有止痛,散结作用。葫芦散 药物组成:木通1两半,葫芦子1两半,泽泻3分,防己2分,猪苓1两,海蛤1两。用法用量:每服5钱,水7分,酒7分,入葱白5寸,煎至...
葫芦散的功效与作用是清热化痰以及止咳,用药的时候还需要严格按照医嘱。 葫芦散属于一种中成药制剂,可以起到清热解毒以及止咳化痰的作用,有助于改善支气管炎以及肺炎和咽喉炎所引起的咳嗽以及咳痰等症状,还可以起到助消化的效果,有助于改善消化不良的症状。服用药物时需要听从医生的指导按时按量的服用,尽量避免盲目用药...
病情分析:小儿葫芦散是一种传统中药,主要用于治疗小儿消化不良、呕吐、腹泻等症状。 1.促进消化功能:小儿葫芦散含有多种中草药成分,如陈皮、厚朴、砂仁等,这些成分能够有效促进胃肠蠕动,改善消化功能,从而缓解消化不良的症状。 2.缓解腹胀不适:其中的厚朴和砂仁具有行气宽中、祛湿散寒的作用,可以有效缓解腹胀、腹痛等...
病情分析:小儿葫芦散是中药方剂之一,主要用于治疗小儿的肺热咳嗽、喘息等症状。根据医生的建议,可采用以下方法服用: 1.包装上有使用说明,请仔细阅读使用方法,按照医生开具的剂量和频次进行服用。 2.一般情况下,小儿葫芦散以口服为主。将药粉加入温水或清水中,充分搅拌后饮用即可。 3.因为葫芦散是中药制剂,可能会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