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研究越久,董欣年越觉得人的境遇和工作的好坏并没有那么强的关联,关键在于“你真的想做吗”和“愿不愿意为它付出心血。”多年以后,她和王小凡共同回忆起那7年的困难,王小凡说“往事不堪回首”:刚生一场大病,治好了又来评级这么一下。董欣年就对他笑笑:“人生不就是早倒霉或者晚倒霉,哪有人一生顺利的?
董欣年:我所在的科学领域的话,我们主要是在做基础研究,但是在基础研究得到了进步以后,得到的这些信息会对农业有实际的促进作用,所以我认为这个领域还是非常有前景,而且非常激动人心的一个科学领域。 6、您认为科学家最重要的品质或者说在科学研究中什么是最重要的? 董欣年:像做基础研究的话,最重要的是对科学的热爱。
2023年9月6日,美国杜克大学董欣年教授研究团队在Nature上发表了题为Pervasive downstream RNA hairpins dynamically dictate start-codon selection的论文【7】。该团队结合了高分辨率的翻译组学和结构组学技术,首次揭示了植物免疫过程中,mRNA的结构变化动态调节了翻译起始密码子的选择,由此促进抗病相关的mRNA翻译效率提...
董欣年认为,公众现在对转基因作物的恐慌,很大一部分原因与最初在中国的转基因作物品种有关系。“转基因一开始进入中国的时候用的就是水稻,但是大米对大家来说太重要了。”董欣年表示。中国的三大主粮是水稻、玉米和小麦。上世纪90年代初期,转基因水稻由中国研制成功。此前央视也曾调查过一起转基因水稻种子外流...
董欣年是分子植物病理学领域的先驱,在过去的三十年里,她阐明了多种植物免疫机制。她的研究旨在了解植物的局部和系统免疫机制。董欣年团队采用遗传、基因组、分子和基于系统的方法研究这些反应的动态调控,包括免疫与植物昼夜节律的相互作用。该团队正在开发控制农作物防御基因表达的新方法,以尽量减少因增强广谱抗病原体...
2024年10月7日,Cell Press细胞出版社旗下期刊Molecular Plant在线发表了杜克大学董欣年教授实验室题为“Next-generation mapping of the salicylic acid signaling hub and transcriptional cascade”的研究文章,报道水杨酸信号转导枢纽中新组分的发现和相关信号转导途径的调控机制。
2024年9月12日,杜克大学董欣年团队在Science在线发表题为“H2O2sulfenylates CHE, linking local infection to the establishment of systemic acquired resistance”的研究论文,该研究发现,在拟南芥中局部感染后,转录因子CCA1的保守半胱氨酸残基(CHE)在全身组织中发生磺酰...
董欣年和王小凡的出身差别是很大的,在讲究门当户对的中国,两人的结合,是真正的彼此吸引。董欣年出生于上个世纪50年代末端。的一个高知家庭。在那个大学生十分罕见的年代里,她的父母均毕业于武汉大学。值得一提的是,董欣年的父亲是大名鼎鼎地经济学家董辅礽。和如今的丧偶式教育不同,董辅礽对于女儿的教育,...
在我国的科研界曾经出现过这样一对“神仙情侣”,他们曾经都是武汉大学的学生,一个叫王小凡,一个叫董欣年。因为一次偶然的见面,双方被彼此吸引,渐生爱慕之心。互相熟悉之后,认为都是彼此命中注定的那个人。相识、相知、相恋,二者水到渠成,成功走到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