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8年12月1日,董必武在第一套人民币上写下“中国人民银行”六个字,果真字字千钧。 1949年10月1日,在北京天安门城楼上,董必武站在毛泽东同志身边,一睹开国大典之盛世颜。 历史不会忘记,人心皆有回响。 1975年3月5日,董必武在病榻上写道:“九十光阴瞬息过,吾生多难感蹉...
年已83 岁高龄的董必武,对小儿子的就业去向态度十分明朗:“干部子女不能特殊,良翮还是下乡插队去!”于是,董良翮被安排到河北省晋县周头公社贺家寨大队插队落户。临行前,董必武把自己的一条在战争中用了多年、打着补丁的旧毛巾送给小儿子,叮嘱他说:“你是革命的后代,...
1945年4月,召开联合国成立大会,中国有10个名额的代表参加,其中,中国共产党的代表就是董必武。当时,董必武已经59岁了,在10位代表中年龄最大,蒋介石之所以同意他去,这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看董必武年纪大了,体力衰退,不会参加太多活动。但是,董必武却以极大的精力,和纯熟的外交手段,为中国共产党争取...
董必武同志的马克思主义法学思想,对于今天我们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仍然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这是他留给我们的极为珍贵的精神遗产。 [2] 文学作品 出版有《董必武选集》、《董必武政治法律文集》、《董必武诗选》、《董必武年谱》。 社会评价 董必武同志的一生,是光辉的革命战斗的一生,是不断开拓前进的一生。他从一...
1975年4月2日,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中国共产党模范的领导者董必武同志,因肝癌不幸在北京病逝,享年90岁。董必武同志是中国共产党的一大代表,他是党的创始人之一,湖北最早的共产主义领导小组,就是由董必武组建的。在董必武长达九十年的生涯中,他与毛主席共事的时间最久。从上世纪二十年代到七十年代,董老与毛...
董必武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无产阶级革命家,一生高风亮节。1886年,董必武出生在湖北黄安(今红安)一个清贫的教师家庭。董必武父亲为人朴实,对子女要求极为严格。母亲是一位淳朴善良的农家妇女。董家与邻里以朴诚相处,颇受乡亲们的尊重。朴诚的家训和家风,塑造了董必武谦和朴实的性格。20世纪20年代董必武创办...
董必武,原名贤琮,号壁伍,1886年出生于湖北省黄安城南街大井坎一个贫苦教师家庭。1903年,他参加科举考试,中了秀才。同年8月,赴武昌参加乡试,因路过巡抚衙门,到门口观望了一下,被守卫诬蔑为“窥探官衙”,遭到一顿殴打,愤而弃考回乡。董必武从此看清了清朝腐败的真面目。1911年10月,武昌起义的消息传到...
董必武(1886.3.5-1975.4.2),原名董贤琮,又名董用威。早年加入同盟会,参加了辛亥革命。1920年夏秋,他与陈潭秋等人在武汉建立共产党早期组织,1921年7、8月间,董必武出席了中共一大,是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董必武故居位于红安县城关镇民主街24号。董必武故居是董必武出生和青少年时期生活成长求学的地方,朴...
简介:本片以丰富的史料和生动的故事讲述了1947年至1949年间,董必武同志主持华北财经工作,组建华北人民政府,发展生产支援前线,开展统一战线和人民民主法制建设,为新中国的成立奠定基础的历史篇章。立即观看 分享到: 点赞 收藏 剧集列表 分集剧情 我要评论 图文选集 选集列表 《董必武在华北》 第一集 统一华北财经 ...
第一、关于董必武改名时间之谜 1886年3月5日,董必武出生于湖北省黄安县城南街的一个清贫、旧式的知识分子家中,他幼名乐应,辈名贤琮,学名用威,字洁畲,号壁伍。过去一些资料认为,董必武参加辛亥革命后将号“壁伍”改为谐音“必武”,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曾化名“碧吾”;也有些书上认为,董必武“从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