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庭兰在青年时代师从凤州(今属陕西凤县)参军陈怀古,学习了当时流行的“沈家声”、“祝家声”等诸流派,并青出于蓝,最终成为一代琴师。他不仅在琴艺上有所造诣,还刻苦钻研筚篥(一种以软芦为簧、以竹为管的竖笛)的演奏艺术,常与西域乐师交流技艺,到市井村邑为百姓演出,在民间汲取艺术营养,技艺提高很快,成为当...
董庭兰,这位盛唐时期的著名琴师,因其在家中排行第一,被人们亲切地称为“董大”。他的故事充满了传奇色彩,从少年时期的放荡不羁,到五十岁时的奋发图强,再到最后的隐居山林,董庭兰的一生都在琴声中度过。少年时期的董庭兰并不喜欢读书,而是选择了浪迹江湖,甚至做过乞丐讨过饭。然而,浪子回头金不换,五十岁时,董大...
董大,名为董庭兰,是唐代著名的琴师,善吹西域龟兹(今新疆库车县)古乐器筚篥和弹奏七弦琴。 因为在音乐上的杰出成就,董庭兰在唐代声望很高,许多诗人都与他有交情。 唐玄宗天宝六年,这是个春天,吏部尚书房琯被贬出朝廷,董庭兰作为房琯的门客,也不得不离开长安。 这一年的冬天,高适和董庭兰在睢阳会面了,此时的...
董庭兰入驻宰相府后,靠着绝妙的琴声声名鹊起。因此,他也收获了不少迷弟迷妹,他的琴声也成为了很多诗人写作的灵感来源。其中,高适便是其中一个忠实粉丝。上面有提及到,董庭兰擅长七弦琴。七弦琴是一种古琴,在当时胡乐盛行的唐朝,它的受众并不多。为了生计,他不得不继续学习筚篥。从偶像与粉丝的关系,变成...
董庭兰简介 董庭兰简介中记载到:董庭兰,出生于公元695年,死于公元765年,古陇西人(今甘肃一带)。盛唐时期非常著名的琴师,擅长吹西域乐器筚篥和弹奏古弦琴。 董庭兰在年幼时喜爱游山玩水,不喜欢静心读书,更甚至去做了乞丐,以乞讨为度日。直到董庭兰50岁,他才开始读书写诗,好在他比较努力,几年之后渐渐有了名气...
董庭兰,唐代开元、天宝时期的杰出琴师,因其在家中排行老大,常被称为“董大”。董大年轻时并不喜欢读书,反而喜欢浪迹江湖,甚至曾以乞讨为生。然而,他的生活经历并未阻碍他追求音乐的梦想。五十岁时,董大开始努力读书,学习边塞诗,并跟随凤州参军陈怀古学习当时流行的“沈家声、祝家声”。他不仅掌握了这些技巧,还青...
- 在音乐才华的多面性方面,李龟年似乎更胜一筹。他精通多种乐器且参与创作编排,而董庭兰主要专注于七弦琴演奏。但这并不意味着董庭兰的才华逊色,七弦琴演奏的精湛同样是一种高度的艺术成就。二、社会影响力与社交圈 1. 李龟年的社会影响力 - 李龟年在社会影响力方面占据着独特的地位。他是唐玄宗时期宫廷中...
🎼 董庭兰,这位盛唐时期的古琴大师,以其卓越的琴艺和独特的音乐理念,成为了那个时代的传奇。他出生于公元695年,去世于公元765年,享年70岁。董庭兰,又名董大,是陇西人,他的琴艺在盛唐时期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早年,董庭兰曾在凤州(今陕西境内)参军陈怀古处学琴,尤其擅长弹奏《胡笳》。他的《胡笳》...
董庭兰(约695年-765年),陇西(今甘肃)人,中国唐代琴师。董庭兰是盛唐开元(713年-741年)、天宝(742年-756年)年间较为有名的琴师。当时许多诗人与其交往甚密,他弹的“胡笳声”被诗人李颀赞为“言迟更速皆应手,将往复旋如有情”;所传《小胡笳》后世诗人元稹称赞:“哀笳慢指董家本”。董庭兰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