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董希文诞辰110周年,他的杰出成就和艺术精神是中国近现代美术的重要财富。特别是他提出的“油画中国风”,不仅对中国油画的民族化实践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更在中国美术现代发展的道路上进行了有意义的探索。
《开国大典》是中国画家董希文创作的油画作品,原作收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画库,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展出的是《开国大典》画作的复制品。该作品描绘了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上宣读中央人民政府公告,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一刻。《开国大典》油画原作于1953年创作。《开国大典》草图于2014年12月首次在北京中央...
董希文,这位才华横溢的艺术家,于1914年5月5日在浙江省绍兴县柯桥镇光华溇村诞生。他不仅是一位卓越的油画家,还是一位热心于艺术教育的导师。他的一生都在为绘画艺术奉献,创作出了众多令人叹为观止的作品。董希文的绘画作品种类繁多,题材广泛。他的作品不仅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也反映了时代变迁的印记。
董希文1914年5月出生于浙江省绍兴县柯桥镇光华溇村。1918年董家举家迁往杭州。父亲董萼清是一个古玩收藏家,董希文少年时受家庭重视新学影响,同时对中国宋元明清绘画及瓷器多有接触而喜爱,埋下中国传统文化的种子。1932年高中毕业后,按照父亲的愿望考入了工学院,一年后,不顾家人的反对,放弃了学业重新投考,考...
董希文艺术官网 简介 年表 资讯 作品 董希文油画家认领 说明*董希文(1914—1973),浙江绍兴人。生前曾任中央美术学院教授、预科主任、油画教研室主任、油画系第三工作室主任教师,中国美协创作委员会委员,第二届全国政协委员。早年入苏州美术专科学校、国立杭州艺术专科学校,师从法国教师及林风眠、常书鸿、李超士、潘天寿等...
董希文于1914年农历五月初五出生在浙江省绍兴县柯桥镇光华溇村。父亲董萼清是当地著名收藏家,家中收藏了大量古代书画、金石碑帖与瓷器。耳濡目染之下,董希文从小便浸润在中国传统艺术文化的熏陶中,对宋以来的瓷器尤为钟爱。1932年,董希文从杭州蕙兰高中毕业,渴望学习绘画,却因父亲反对,最终进入杭州之江大学土木系。
董希文也是一位爱国画家,他堪称20世纪中国最杰出的油画家之一,画技超凡,爱国爱民,可惜英年早逝。1914年,董希文生于浙江绍兴。四个春秋之后,即1918年,其随家人迁居杭州,并开始在杭州的一所中学念书。其自幼勤奋好学,1932年中学毕业之后考上了杭州之江大学。一载春秋之后,1933年,其又前往苏州美专开始正式...
马克西莫夫指出:董希文的处理方法不同于苏联油画,具有中国特色,应为中国油画界所重视。 1956年,毛主席面向文艺界提出关于“艺术表现形式要多样化,要有民族形式和民族风格”,这一重要指示很快在美术界引起广泛而热烈的讨论。同年8月,文化部在中央美术学院召开油画教学座谈会,倪贻德、董希文、卫天霖等美术家针对...
董希文的作品《开国大典》《春到西藏》均参加第二届全国美展,并收藏于中国革命博物馆《红 军不怕远征难》被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收藏,《哈萨克牧羊女》《千年土地翻了身》,由中国美术馆收藏等。此外,红军长征路线写生和西藏写生作品等,在数量上也尤为可观。出版有《长征路线写生集》《董希文画集》《董希文素描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