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家村处法中乡北部青龙沟流域,全村下辖3个自然村,共170户,732口人,耕地面积1244亩。以玉米为主导产业,山清水秀,环境优美。村情简介 近年来,一、村委在调整产业结构上,结合上级相关政策加大了经济作物的面积,党员带头,种植药材100亩,生贵式移动大棚20亩,小杂粮150亩。以此来增加农民收入。同时注册了一家...
为夯实农文旅融合基础,董家村着力壮大农业特色产业,带动村民就业,让村庄经济发展走向良性循环。高温蔬菜大棚就是董家村农产业发展的一大亮点,董家村第一书记杜晓东介绍:“为推动乡村振兴,我们村建设了高标准的高温大棚,种有小西红柿、黄瓜和西瓜等蔬果。现在大棚年产10万斤小西红柿,收入在40万左右。我们这每个大棚...
董氏村民聚居于此,故名董家村,这里原本有陈家、柴家、沈家居住,称为中心岙,亦称中峰。董氏原居山东泰安,唐代末年,董甄官授监察御史,唐朝灭亡天下纷乱,董甄从泰安府东平州,避乱迁徙到浙江奉化之连山万竹,后裔分布各地。明代永乐二十年,即公元1422年,原居后畈村的董庆云钓鱼至中心岙,见此地山环水绕,...
鄞西平原是富庶的鱼米之乡,河网水系丰富,古桥古村众多,现如今划归宁波海曙区管辖,其中一个名人辈出颇有特色的美丽古村那就是著名的十三眼洞桥董家村,行将被拆迁改造了,如果成了怀古思幽的网红打卡地。十三眼洞桥,顾名思义就是有十三个桥洞的石板古桥,是宁波洞眼最多的塘河古桥,桥面全长53.31米,桥面...
董家村,属于坝区。位于东华镇北边,距离村委会2.00公里,距离镇6.00公里,面积0.60平方公里,海拔1880.00米,年平均气温17.00℃,年降水量420.00毫米,适宜种植水稻、玉米、烤烟、蚕豆、油菜、麦类等农作物。有耕地182.78亩,其中人均耕地1.19亩;有林地700.00亩。全村辖1个村民小组,有农户39户,有乡村...
董家村位于胶南市(今黄岛区)西南部,大场镇最南部,靠近204国道。2006年全村共有263户,总人口889人。全村姓氏有董、夏、曾、尹、王、马、李等姓,其中董姓最多。全村土地总面积810亩,适合种植的农作物主要有:小麦、玉米;经济作物有白菜、萝卜、土豆、苹果等,养殖有猪、鸡等。地理位置 董家村位于胶南市(...
原本董李乡政府就驻在这里,2001年董李乡并入大堰镇后,这里就变得更加热闹了。董家村的名字来源于董氏家族,这个家族原本居住在山东泰安,唐代末年因为战乱,董甄从山东迁徙到浙江奉化。他的后代在这里繁衍生息,逐渐形成了现在的董家村。村子里的小桥、流水和古朴的民居,仿佛让人穿越了时光。东岸的骑枫路和西岸的灯枫...
董家村除了美丽的山水,还有一处很特别的风景,就是马路边、院子里,到处都是削好的浅黄色竹篾,远看像晾晒的挂面,很是壮观。因为这里原来名为“万竹”,附近的山上盛产竹子,董家村把它发展成为一个产业,所以有些景象。总的来说,董家村属于奉化和新昌交界处的村落,不但远离宁波和奉化城区,甚至距离大堰镇也...
来到董家村,欣赏悠远宁静的田园风光,呼吸大自然的新鲜空气,在景色宜人的池塘边漫步,体验一方宁静、追溯乡土记忆。01 『割水稻,脱稻谷』体会丰收的喜悦 董家村素有种植黄河大米的传统,硕果累累的秋季,来到董家村,在一片片金黄色的稻田里,体会收获带来的溢满心田的喜悦感。黄河大米自明清时期起就大面积种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