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90年代,年轻一代学人葛兆光先生不满于传统精英思想史的研究,提出一般思想史的看法。葛兆光既不赞成哲学史即思想史,又不赞成传统中国思想史“可以包容哲学、意... 4回复 · 39 有用 齊 2006-12-14 14:57:37 读法与写法(关于《导论:思想史的写法》) 1a 安克思密特曾经批评说,当代历史哲学关注的问题主...
【题文】葛兆光在《中国思想史》中论述理学时说:“思想成为原则,而原则又成为规则,而规则又进入民众生活,当民众在这种规则中生存已久,它就日用而不知地成了‘常识’,任何违背常识的行为都将成为错误甚至罪孽。”材料说明宋代理学A.主张先有理而后有物B.强调“存天理,灭人欲”C.主张实现世俗化、生活化D.教诲民众...
葛兆光,北京大学研究生毕业,曾任清华大学教授,现为上海复旦大学文史研究院及历史系特聘资深教授。主要研究领域是中国宗教、思想和文化史。 近年来中国学术界有一个特殊现象,即在西方学界思想史研究领域普遍渐渐衰落时,在中国,思想史研究却仍然是热门,这不能不说是一个既反常又合道的事情。 为什么说它“反常”?是因...
远在西方哲学史或思想史的叙述还未进入中国之前,古代儒家中国早已有了一个关于正统思想脉络的意识,这个经由韩愈明确表述出来的,从孔子、子思、孟子、扬雄等等贯穿下来的正统思想脉络,以及与这一“正统”相对的“异端”,即杨、墨、老、庄以及后...
葛兆光在《中国思想史》中论述理学时说:“思想成为原则,而原则又成为规则,而规则又进入民众生活,当民众在这种规则中生存已久,它就日用而不知地成了‘常识’,任何违背常识的行为都将成为错误甚至罪孽。”材料说明宋代理学( )A.主张先有理而后有物B.强调“存天理,灭人欲”C.实现世俗化、生活化...
葛兆光《中国思想史》 写法漫议 一 初读葛兆光的《中国思想史》( 第一卷为《七世纪前中国的知识、 思想与信仰世界》, 第二卷为《七世纪至十九世纪中国的知识、思想与 信仰》, 以下统称“葛书”, 引 文出 处仅注卷次、 页码) 是在1998 年的 5 月。 当时, 我对儒家仁学的思想内涵很感兴趣。 所以,一拿...
葛兆光在《中国思想史》中写道:“(在嘉靖以后)随着城市、商业、交通以及印刷技术和造纸技术的发达,知识传播更加容易,也越来越超出官方意识形态允许的边界,士绅与市民所拥有的财富资源,也使得另外开辟思想表达和知识传播的渠道成为可能。”该观点旨在表明( )
去年在北大文研院听葛兆光老师的讲座,真是受益匪浅。特别是他的《余音不绝》,简直让人叹为观止。今天翻开他写的《中国思想史》的后记部分,心里真是久久不能平静。葛老师写这本书的时候,正好五十岁。他说,写完这本书后,他依然觉得面前有很多困惑。也许是因为现在世界太复杂,也许是因为个人的经验总是不能圆满地解...
总的来说,葛兆光在《中国思想史》一书中对中国思想的演变进行了全面的总结和概括。他深入研究了中国古代先秦思想的发展,关注了佛教、道教及唯识宗等外来思想在中国的传播与融合,最终回顾了现代中国思想的发展。通过这样的总结,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思想的起源、发展和演变,进一步认识中国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和独特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