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花纷纷绝不是无情飘洒,为的是化作春泥培育出更多的新花。[落红:落花。花朵以红色者居多。因此落花又称为落红。诗人用移情于物的手法,借落花翻出新意,为我们展示了一个极为瑰丽的境界:“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在诗人看来,落花作为个体,它的生命是终止了;但一当它化作春泥,就能保护、...
化作春泥更护花. 龚自珍(1792~1841)晚清思想家、史学家、文学家.一名巩祚,字璱人.浙江仁和(今杭州)人.早年随父宦游北京、徽州、上海等地.二十七岁为举人,此后,五次会试落第.道光元年(1821)官内阁中书,任国史馆校对官.九年,始成进士.官至礼部主事.十九年,弃官南归.二十一年,于江苏云阳书院猝然去世.著有《...
轻踩在尚未全然失却水质的厚厚地金黄之上,感受着绵软的舒适,宛若踩着了那华美而高贵的金色地毯,此时的我很自然地想起了清人龚自珍的诗句:“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于古人绘写花落叶飞的诗句中,我极至钟情的便数这两句了。今日我融沉淀的情感于现实的景观中,脑海眼前翻飞着无数的落红与片片的金黄...
所以龚自珍这首诗其实是一首相当正能量的诗。即使是写离愁,前两句也是对离人的心里感悟、刻画细致入微,写出了不同于一般离别时悲悲切切的另一种感受。“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这两句很有名,但是细细解读下来,个人觉得他的前两句在那种情感的描写上更有意思一些,特别是“吟鞭东指即天涯”这一句...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2、《己亥杂诗·其二百二十》清代:龚自珍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3、《漫感》清代:龚自珍 绝域从军计惘然,东南幽恨满词笺。一箫一剑平生意,负尽狂名十五年。4、《咏史》清代:龚自珍 金粉东南十五州,万重恩怨属名流。牢盆...
解析 落红不是无情物“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的意思及全诗赏析。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译文] 飘落的花儿并不是没有情义的东西,零落在地化作春泥以后,更加爱护花儿。[出自] 清 龚自珍《己亥杂诗(其五)》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三十九、已亥杂诗龚自珍【原文】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译文】浩浩荡荡的离别愁绪向着日落西斜的远处延伸,离开北京,马鞭向东一挥,感觉就是人在天涯一般。我辞官归乡,有如从枝头上掉下来的落花,但它却不是无情之物,化成了春天的泥土,还能起着培育下一代的作用。【...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道光十九年(1839),也就是鸦片战争的前一年,龚自珍已48岁,对清朝统治者大失所望,毅然决然辞官南归,回归故里,后又北上迎取眷属,在南北往返途中,他有所思,有所感,就用鸡毛写在账簿纸上,投入一个竹...
[出自] 清 龚自珍《己亥杂诗(其五)》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从字面看,花不是无情之物,落在泥土里成了绿肥,还可以哺育花。作者以花自喻,意谓自己虽然处境艰难,但忠贞报国之心始终不变;自信其高尚志节更能感召年青一代。“浩荡离愁白日斜”写出了诗人离开...
[清 ] 龚自珍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译文 “浩浩荡荡的离别愁绪向着日落西斜的远处延伸,“离开北京,马鞭向东一挥,感觉就是人在天涯一般。 我辞官归乡,有如从枝头上掉下来的落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