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5日,当地群众在贵州省榕江县三宝侗寨参加“萨玛节”活动。3月15日,在贵州省榕江县三宝侗寨,参加“萨玛节”活动的群众在弹唱侗族琵琶歌。3月15日,当地群众在贵州省榕江县三宝侗寨“萨玛节”活动中跳“多耶舞”(无人机照片)。3月15日,当地群众在贵州省榕江县三宝侗寨参加“萨玛节”活动。
侗族萨玛节流传于黔东南州榕江县、黎平县、从江县及周边的侗族地区,主要以榕江县车江侗族萨玛节为代表。萨玛节是贵州南部侗族地区现存最古老而盛大的传统节日,是侗族母系氏族社会时期风俗的遗留。萨玛节活动现场(3月18日摄)“萨玛”是侗语译音,“萨”即祖母,“玛”意为大,萨玛可汉译为“大祖母”(又称萨岁...
1、萨玛节 侗族萨玛节流传于贵州及周边的侗族地区,是贵州南部侗族地区现存最古老而盛大的传统节日,有侗族母系氏族社会时期风俗的遗留。萨玛是侗语的音译,萨即是祖母,玛意为大,萨玛即大祖母。相传在母系氏族社会,侗族的一位英勇善战的女首领,在侗族人民心中,萨玛是最大的神。萨玛节是侗族现存最古老的传统节日...
侗族萨玛节,又称“萨岁节”,是侗族人民世代传承的、极具民族特色的传统节日,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丰富的民俗内涵。该节日起源于侗族原始母系氏族社会时期,至今已有上千年的历史,2006年被国务院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萨玛节的核心是对侗族女性始祖神祇——“萨玛”的祭祀活动。“萨玛”在侗语中意...
萨玛节,作为侗族最古老的祭祀活动和传统节日之一,已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个节日起源于侗族的母系氏族社会时期,主要在贵州省榕江县、黎平县、从江县及其周边地区流传。🎭 萨玛节的核心活动是祭萨,分为春祭(农历正月、二月)和秋祭(农历十月、十一月)。侗语中的“萨玛”意为“大祖母”,也被称为“萨岁”。
【每天①非遗】[招财进宝] #侗族萨玛节# 流传于贵州省榕江县、黎平县、从江县及周边的侗族地区,主要以榕江县车江侗族萨玛节为代表。“萨玛”是侗语译音,“萨”即祖母,“玛”意为大,萨玛可汉译为“大祖母”(又称萨岁)...
萨玛节是贵州南部侗族地区现存最古老而盛大的传统节日,有侗族母系氏族社会时期风俗的遗留。宋代陆游《老学庵笔记》记载:侗人“至一二百人为曹,手相握而歌”,“多耶”祭萨。节日规模最为盛大的当属榕江县车江大坝的三宝侗寨。 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06年5月20日,侗族萨玛节民俗...
摄 “萨玛节”现场的侗戏表演。 中新网记者 瞿宏伦 摄 3月18日,2024年榕江侗族萨玛节在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榕江县三宝侗寨举行。“萨玛节”是侗族现存最古老而盛大的传统节日,起源于母系氏族社会。“萨玛”系侗语,侗语意为“大祖母”。2006年,榕江侗族萨玛节被列入第一批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萨玛,在侗语中意为至高无上的女神,是侗族人民心中的守护神。萨玛节,便是为了纪念这位女神,祈求她保佑村寨平安、五谷丰登、人畜兴旺而举行的盛大节日。节日期间,整个侗寨沉浸在一片庄严肃穆而又喜庆祥和的氛围中。清晨,随着第一缕阳光穿透薄雾,侗族儿女们便开始了忙碌的准备。他们身着盛装,手持鲜花与祭品,汇聚到...
榕江萨玛节非遗狂欢,非遗文化掀起欢乐狂潮 3月15日,在古州镇三宝侗寨,当地侗族群众穿着民族盛装与游客欢聚一堂,通过舞稻草龙、跳多耶舞等活动欢庆“萨玛节”,吸引数万名当地群众及游客参与,共同感受这一千年文化的独特魅力。活动现场,各村侗族同胞穿着盛装相继入场,神秘、隆重又庄严,展现新时代侗族人民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