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纤道,作为萧绍运河上的一道靓丽风景线,其美在于整体,路、桥、水、船相互交融,宛如一幅生动的风景画卷。这一奇观在1988年1月13日更是脱颖而出,被国务院列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成为文物建筑中的佼佼者。萧绍运河的历史与现状 【运河历史】而这条古纤道所卧伏的西兴运河,其历史可追溯至晋代惠帝时...
人文历史01萧绍运河是“浙东唐诗之路”的源头。在唐代,萧山地处钱塘江南岸,是浙东主要门户,也是南北要冲。唐代的诗人们,纷纷追慕浙东山水,经杭州渡钱塘江到西兴(唐时称“西陵”),从西兴出发,经萧绍运河到绍兴、嵊州、新昌、天台等地;或在义桥舟行入渔浦,再...
萧绍运河,是中国大运河浙东运河的西段,西起西兴镇,向东流经萧山城区,到衙前镇后进入绍兴县钱清镇与西小江汇合:再向东,通过上虞县抵曹娥江。萧山境内长21、6公里。河床面宽30米,西与湘湖、白马湖、小砾山输水河相连,南与南门江、西小江相通。2014年6月22日(北京时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第38届世...
摘要:浙东运河萧绍段是浙东唐诗之路的起始段和精华段,其间留下了数以千计的唐诗名篇。唐代以降,该段浙东运河同样是历代诗人讴歌的主要对象。本文从运河的起点与终点、鉴湖与郡城、西兴运河、山阴故水道和运河流域等不同河段及流域,胪列了历代诗人留下的不朽诗篇,...
萧绍古运河,又称官河、西兴运河、浙东运河。全长78.5公里。起于萧山西兴(今杭州滨江区),通过上虞抵曹娥江。萧绍一带为水网地带,出行、运货多用船载,因此河中各种商船、客船、货船往来不断,非常繁忙。浙东运河两岸还留下了众多人文古迹,亦成为历代诗人争相咏唱的题材。故后人还有“浙东唐诗之路之头”之说。0...
“堰限江河,津通漕输,航瓯舶闽,浮鄞达吴,浪桨风帆,千艘万舻。”南宋王十朋的《会稽风俗赋并序》生动描绘出了萧绍运河这条黄金水道昔时的繁华盛景。 萧绍运河又称官河、属于浙东运河的西段,是大运河浙江段遗产河道之一,流经城厢、新塘、衙前等镇街,历史上宋高宗、康熙、乾隆的龙舟都来过这里。这条运河,是...
萧绍运河 作词:陶寿林 作曲:印倩文 演唱:周旋 一条运河古道旁 曹娥江畔到钱塘 朝看帆影乘破浪 夜听橹声入梦乡 入梦乡…… 萧绍运河 情系着城乡 一根纤绳 搭起了桥梁 橹桨泛起千层浪 轻舟划破明月光 明月光…… 一条运河百里长 船来船往日夜忙 梢公长调声声唱 承载吉祥盼希望 ...
萧绍运河,流过1700多年的历史,人们称它是浙东平原上的黄金水道,是连接吴越和中原的水上高速公路。 01 从钱塘江南岸西兴镇开始,经萧山城区,过衙前进入绍兴钱清镇与西小江汇合,经绍兴过上虞,到达曹娥江。横穿萧绍平原,遂称为萧绍运河。 1910年绍兴运河老照片 ...
萧绍运河,也称“城河”、“西兴运河”或“官河”,起于西兴,由西向东,流经萧山城区,至钱清与西小江汇合,再流经绍兴,到上虞注入曹娥江,全长78.5公里。这条河最早开凿于晋代,是萧山城区的主要河道之一。南宋建都临安之后,运河多次整治,使萧山城区与临安之间的往来更加密切,也促进了萧山的繁荣与发展。现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