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嵩〔唐代〕 帝曰简才能,旌贤在股肱。文章礼一变,礼乐道逾弘。 芸阁英华入,宾门鹓鹭登。恩筵过所望,圣泽实超恒。 夏叶开红药,馀花发紫藤。微臣亦何幸,叨此预文朋。 完善 奉和御制左丞相说右丞相璟太子少傅乾曜同日上官…赐诗 萧嵩〔唐代〕
萧嵩是梁宣帝裔孙。初与陆象先为僚婿。陆象先,相门之子。当时萧嵩尚未入仕,一看相者说:“陆郎十年内,位极人臣,然不及萧郎,一门尽贵,官高多寿。”唐景云元年,萧嵩为醴泉尉,当时陆象先已为中书侍郎,他引萧嵩为监察御史,骤迁殿中。 当时的唐玄宗皇帝非常器重苏顄,准备任他作宰相,对他的礼遇和询问问题,与其...
萧嵩通过人事调整,稳定了河西局势。他有序调度和科学部署,使边疆恢复秩序,为后续反击战做好准备。这位被低估的节度使用实际行动证明,才能不应仅以文采衡量,在合适位置上,人人皆可发光。萧嵩的用人之道是盛唐时期的典范。随着将领陆续到任,萧嵩的军事计划逐步实施。张守珪巩固瓜州前线时,其他军镇在萧嵩统筹下,...
萧嵩祖上曾是南北朝时期萧梁王朝的建立者,可谓名门望族。萧嵩是后梁孝文帝萧岿一支的后代,萧嵩生萧珣(其弟为唐初左仆射、宋国公萧瑀);萧珣生萧嵩祖父萧钧,曾任中书舍人,闻名一时;萧钧生萧嵩之父萧瓘,后官至渝州(治巴县,今四川重庆市)长史。 萧嵩自幼丧父,长得仪表华丽,美须髯。年轻时娶会稽(今浙江绍兴市)...
“绣花枕头”,这个评价出自唐玄宗之口,多少带着些恨铁不成钢的意味。一个宰相,被皇帝如此评价,足以见得其在政治上的失败。然而,如果仅仅用“绣花枕头”来概括萧嵩的一生,未免太过片面。萧嵩,真的只是一个徒有其表的庸才吗?让我们拨开历史的迷雾,重新审视这位盛唐人物的AB面。要说萧嵩的“黑历史”,那还...
唐玄宗回来一看,萧嵩已经不在了,桌上放着那份草稿。他拿起一读,气得不行,原来全文就改了个“瑰”字为“珍”字,其余的地方压根儿没动。本以为能变成一篇震撼人心的绝妙文章,结果却是中看不中用,外表光鲜内里空,华而不实!这个故事被写在《明皇杂录》里,但可靠性不是很高,很可能是宰相张说手下那些...
萧嵩字乔甫,号体竣,是当年南朝萧梁皇室后裔,贵族血统,遗传基因好,身材修长魁伟,最引人注目的是“美须髯”,也就是说有一把好胡须,飘飘洒洒,美丽抢眼。 在唐朝,选拔官员都要考察身、言、书、判四项,即相貌、言词、书法、判词。 萧嵩就凭着一副金玉相貌,仕途上似乎比别人更一帆风顺些。 (二)唐玄宗骂他“虚有...
萧嵩继承了南梁萧氏皇族的优秀基因,他长得“貌伟秀,美须髯”,走到哪里都是“拉风派”。一枚大帅哥,被说成徒有虚表,那意思就是,别看你外表光鲜,其实肚子里都是稻草,绣花枕头而已。唐玄宗是一位比较有涵养的皇帝,如此恶语伤人的话实属罕见,更何况他与萧嵩还是亲家。每次见到萧夫人,唐玄宗立刻放下皇帝的...
由于文字功底不好,萧嵩常常遭到阁房同事们的戏谑。若非有宰相姚崇的庇护,他说不定早就被中书省扫地出门了。萧嵩急得团团转,额头上直冒冷汗,手里拿着笔,却愣是一个字也挤不出来。唐玄宗心中疑惑,不过是稍作调整,难道非得全部重写不可?这也太较真了吧,算了,你就慢慢折腾吧,朕暂且去后宫探望一番。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