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詧,生于乱世,531年时被册封为岳阳郡王及东扬州刺史,坐镇会稽之地。五年后,他又以雍州刺史的身份镇守军事要塞襄阳。549年,他与河东王萧誉联手,意图攻伐湘东王萧绎,却在战役中遭遇败绩,不得不逃往西魏。550年,西魏正式封他为梁王,这一转变标志着他与过去的联系断裂。面对叔父萧绎的困境,江陵...
萧詧(519年―562年),一作萧察[1] ,字理孙,梁武帝萧衍之孙,昭明太子萧统第三子[2] ,南北朝时期西梁(后梁)皇帝,西梁政权建立者,555年―562年在位。萧詧初封曲江县公,后改封岳阳郡王,历任宁蛮校尉、雍州刺史等职。太清三年(549年),其兄湘州刺史、河东王萧誉为荆州刺史、湘东王...
萧察《咏百合诗》咏百合诗赏析百合花色有红黄淡红白黄等不同色彩如果珠珠相连其花色不见其异会给人们以广阔博大的群体美感使人们仿佛置身于淡红的世界洁白的世界也许是黄色的世界之中 萧察《咏百合诗》咏百合诗赏析 《百合·咏百合诗》咏百合诗鉴赏 萧察 接叶有多种,开花无异色。 含露或低垂,从风时偃仰。 甘菊愧仙...
咏百合诗南北朝:萧察 接叶有多种,开花无异色。含露或低垂,从风时偃抑。 甘菊愧仙方,丛兰谢芳馥。 萧察 (519—562)南朝梁宗室,后梁国君,字理孙。梁武帝孙,昭明太子萧统第三子。幼好学,善属文,尤长佛理。梁武帝大通三年,封岳阳郡王,官东扬州刺史。萧统卒,梁武帝舍察兄弟而立简文,察常怀不平,遂蓄财募侠。大同...
咏兰诗 南北朝:萧察 折茎聊可佩,入室自成芳。开花不竞节,含秀委微霜。 咏纸诗 南北朝:萧察 皎白犹霜雪,方正若布棋。宣情且记事,宁同鱼网时。 床诗 南北朝:萧察 衡山白玉镂,汉殿珊瑚支。踞膝申久坐,屡好为频移。 迎舍利诗 南北朝:萧察 释迦称散体,多宝号金驱。白玉诚非比,黄金良莫逾。 变见...
南北朝 萧察 鉴赏 咏弓诗 虞人招不进,繁氏久称工。已悲轩主迹,复挹楚王风。 南北朝 萧察 鉴赏 咏履诗 双见待声宣,并飞时表异。处卑弥更妍,常安岂悲坠。 南北朝 萧察 鉴赏 大梨诗 大谷常流称,南荒本足珍。绿叶已承露,紫实复含津。 南北朝 萧察 鉴赏 咏...
“萧察”的解释如下: 萧 拼音xiāo 五行木 部首艹 繁体蕭 简体笔画11 繁体笔画16 康熙笔画18 结构上下结构 笔画笔顺字源字典成语词典古文字典说文解字书法演变开头成语结尾成语 萧(蕭) xiāo 即“艾蒿”。◎ 冷落,没有生气的样子:~然。~瑟。~索。~飒。~森。~骚。~疏。~条。◎〔~~〕a.象声词,...
译 注 拼 听 南北朝:萧察 大谷常流称,南荒本足珍。 绿叶已承露,紫实复含津。 类型: 诗人:萧察 南朝梁宗室,后梁国君,字理孙。梁武帝孙,昭明太子萧统第三子。幼好学,善属文,尤长佛理。梁武帝大通三年,封岳阳郡王,官东扬州刺史。萧统卒,梁武帝舍察兄弟而立简文,察常怀不平,遂蓄财募侠。大同元年,迁雍州....
是萧詧(一名萧察)的《咏百合诗》里的。该诗全文如下:咏百合诗 作者:萧詧 朝代:南北朝 接叶有多种,开花无异色。含露或低垂,从风时偃抑。甘菊愧仙方,丛兰谢芳馥。白话释义:百合的叶层层相接,颜色各异,它们所开的花却都洁白无瑕,没有杂色。有的花中含着露水低下头去,微风吹来,花儿随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