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中国所要实现的目标,萧功秦提出了“方向感”概念:“这种方向感就是追求更美好的价值,这个美好价值是与人类共同的价值相通的。” 我们完全可以理解,第一、第二层意义是密切相关的,从大一统到激活微观个体,本身就是在痛苦的经验事实中作出的选择。萧功秦关于当代中国改革...
从太平天国到抗日战争,从新中国的成立到抗美援朝,从“文革”到改革,近代中国的历史借由家书这一传统形式被真实地记录下来。作者萧功秦以家书为切入点,披露了自己家族隐秘多年、不为人知的故事,并写下了部分亲友的人生际遇,由此可见一个家族五代人的命运图景、时代变迁中的知识分子群像。 《家书中的百年史》增订版 自...
11月24日,“我年轻时的万里旅行——《热爱生命》读书分享会”在上海图书馆东馆举办。上海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萧功秦以其丰富的人生阅历为引,深情分享了其著作《热爱生命》中的生命力展现。本次活动由长三角之声总监助理江冉主持。萧功秦,湖南衡阳人,1946年出生于西安,在上海长大,著名历史学者、政治学者,中国新权...
萧功秦:极端民族主义反噬,对一个民族的未来非常危险!作者:萧功秦(上海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人类文化的进步,尤其是价值理念与思维方式的进步,其实是相当缓慢的。一个民族在长期历史中形成的文化观念,往往具有强大的历史惯性。传统的“天下秩序”文化心理,长期以来,已经积淀为人们的无意识与潜意识,在国家重新强大...
萧功秦全部作品:儒家文化的困境:近代士大夫与中西文化的碰撞,中国的大转型,与政治浪漫主义告别,危机中的变革,知识分子与观念人,家族往事,超越左右激进主义:走出中国转型的困境,历史的眼睛,历史拒绝浪漫-新保守主义与中国现代化,萧功秦集
萧功秦:在精神自由中反思 作者:萧功秦,学者,主要著作有《中国的大转型:从发展政治学看中国变革》、《历史的眼睛》等。原载《天涯》2010年第4期 与同龄的其他学者一样,作为在“文革”那个特殊时代度过青春的人,我们走向学术的道路虽然各有不同,但同样都充满艰难曲折,当年每个人都有自己特殊的困难处境,每个...
萧功秦:在逆境中如何保持“精神自由”状态 萧功秦,湖南衡阳人,1946年出生于陕西西安,1978年考取南京大学历史系元史专业研究生。上海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1980年代以来,作为新权威主义现代化理论的代表学者,在国内外学术界具有广泛影响。发表论著二百余万字,著作十余种。主要研究范围:二十世纪中国政治史...
联系其动荡十年中所经历的愤青故事,萧功秦不禁感叹:如果你真爱国,就请超越愤青思维。愤青思维:极端情绪化的非理性思维 愤青思维是一种极端情绪化的非理性思维,是一种未经思辨而基于自身片面认知的冲动性表达,是一种非此即彼且立定敌友的简单化处理。然而,现实是复杂的,社会是多元的,用愤青思维来分析应对事物...
萧功秦:巴以冲突的两种出路 萧功秦,上海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 飞来横祸中的反思 近年来巴以冲突已经进入相对平静的时期,然而,哈马斯在精心准备之后,突然发动对以色列平民的大屠杀。特别难以容忍的是,受害人中,还有十多个儿童,其后,他们的父母也被屠杀。看到视频中那些血淋淋的头颅,任何人都不能无动于衷。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