苟血少即卫气弱,血无即卫气亦无,故不得血则无卫,此就卫气一方言也。 若就营血一方言之,血之所以遇寒而不凝,遇热而不沸,全赖卫气之调节,故营卫二字常并举,阳者外者也,阳者卫外而为固者也,正是说的这个;又营行脉中,卫行脉外,亦是说的这个。 血是在脉管...
何气为卫……人受气于谷,谷入于胃,以传于肺,五脏六腑,皆以受气,其清者为营,浊者为卫,营行脉中,卫行脉外。”素问痹论又云:“营者水谷之精气,和调于五脏,洒陈于六腑,乃能入于脉也,故能循脉上下,贯五脏,络六腑。”灵枢本藏篇云:“卫者所以温分肉,充皮肤,肥腠理,司开阖者也。”内经中有...
1、卫弱营强:营卫不和,卫弱营强时,由于卫气虚亏容易导致风寒湿等邪气侵袭,患者可能出现寒性病症,比如发热、恶风和头痛等症状。此外,卫气功能失效也会导致患者出现无汗、多汗或自汗等症状。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桂枝颗粒等药物进行调理。 2、卫强营弱:营卫不和,卫强营弱时,营气亏少导致血液亏虚...
一、卫弱营强,因卫外的阳气虚弱,失去外顾的能力,汗液自行溢出,临床表现为身不发热,而是自汗出。 二、卫强营弱,因阳气郁于肌表,内迫营阴而汗自出。临床表现为时发热,而自汗,不发热而无汗。 所以营卫不和,可见发热恶风、自汗出等症状,治疗以调和营卫为主。
中医以卫、气、营、血为纲,根据温病发生、发展及症状变化的特点,对临床表现进行综合分析和概括,以区分病程阶段、辨别病变部位、归纳证候类型、判断病机本质、决定治疗原则,并推测预后转归的辨证方法。卫气营血辨证的确立丰富和发展了外感病的辨证论治方法,使温病学逐渐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独立的理论体系。至今仍被广泛...
整个明朝而言,军队的基本编制则不只是单一的卫所制,而是有一个由单一卫所制到卫所制和营兵制并存的过程。 卫所制的形成及定制 朱元璋起兵之初,所部将领都承袭元朝旧制,称枢密、平章、元帅、总管、万户等官号,各自招兵买马,组织军队,兵员因多寡不一,名号也五花八门。朱元璋称王建制后,开始对军队编制进行全面整顿...
京72卫,属于军政合一的组织,最初打仗的时候每卫出多少人作战就行,或者集结后将军负责训练下投入作战...
营和卫 1282023-03 3 铿锵三药行 852023-03 4 外敌入侵 862023-03 5 风 1062023-03 6 治血四大法(上) 832023-03 7 治血四大法(中) 862023-03 8 治血四大法(下) 1002023-03 9 寒 1072023-04 10 医道 1132023-04 查看更多 猜你喜欢 373 卫气营血辨证 by:无尽武装love 1.9万 营养与食品卫生学 by...
【原文】歧伯答曰:人受气于榖,榖入于胃,以传与肺,五藏六府,皆以受气,其清者为营,浊者为卫。营在脉中,卫在脉外,营周不休,五十而复大会,阴阳相贯,如环无端。卫气行于阴二十五度,行于阳二十五度,分为昼夜,故气至阳而起,至阴而止。故曰:日中而阳陇为重阳,夜半而阴陇为重阴。故太阴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