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日葵菌核病是由核盘菌引起的、发生在向日葵的病害。能够造成向日葵茎部的腐烂、茎杆折断、花盘腐烂等症状。向日葵菌核病是一种世界性普遍发生的向日葵病害,在中国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山西等地尤为严重,有些地区甚至因此而毁种、停种,导致这一优势作物播种面积锐减,产量下降。向日葵感染菌核病菌后产量降低4...
菌核病由核盘菌属(Sclerotinia)、链核盘菌属 (Monilinia)、丝核属(Rhizoctonia)和小菌核属(Sclerotium)等真菌引起的植物病害。发病部位由菌丝体集结成结构松紧不一,表面光滑或粗糙,形状、大小、颜色不同的菌核。由菌丝并杂有寄主组织而形成的称假菌核。后者因往往还保持植物器官的形状(如僵果等)而较易诊断。 目录...
危害作物叶片染病:受害部位初呈边缘不规则的水渍状溃烂病斑,后病组织软腐,紫褐色。潮湿环境下,病部迅速腐烂,产生白色棉絮状菌丝和黑色鼠粪状菌核。茎基部染病:茎基部病斑环茎1周后致使全株枯死,病部形成黑色鼠粪状菌核。发病周期 菌核一般在2~4月份及10~12月份萌发;北方多在春季萌发。发病条件及传染性本病...
油菜在生长过程中,其叶片、茎部以及角果都可能受到菌核病的侵袭。这种病害在油菜的中后期尤为严重和普遍,严重时甚至可能影响到80%以上的种植面积。在发病初期,菌核病通常从基部的老叶和叶柄开始侵染,逐渐蔓延至整个植株茎部。值得注意的是,茎部通常是受害最严重的部位。最初,茎部会出现水浸状浅褐色的病斑,...
油菜菌核病,又称菌核杆腐病,是由核盘菌引起的,发生在油菜等作物的一种病害。该病主要为害油菜的茎、叶、花、角果、种子。油菜菌核病是世界性病害,中国长江中下游及东南沿海发病最重,发病率一般为10-30%,严重田块达80%以上。病害不仅导致减产10-70%,还会使病株种子含油量锐减,严重影响油菜的产量和品质。
大豆菌核病是土传病害,初侵染来源主要是土壤中的菌核,在防治上应以预防初次侵染为主,减少豆田中菌核数量是防治病害的关键。病原特征 大豆菌核病病原为核盘菌(学名:Sclerotinia sclerotiorum (Lib.) de Bary),属真菌子囊菌亚门、柔膜菌目、核盘菌属。菌丝体白色,绵絮状,粗细不一,直径3-4微米,透明,有...
菌核病主要危害茎蔓和果实,若防治措施不当,可能导致大面积减产。值得注意的是,菌核病的寄主范围相当广泛,除了十字花科植物外,还包括莴苣、甜菜、向日葵、柑橘、桑树以及豆科作物等。接下来,我们详细了解一下菌核病在油菜上的危害症状。油菜的叶片、茎部和角果都可能被菌核病侵染,而且这种病害在油菜的中后期尤为...
菌核病俗称白腐病,病原菌为核盘菌科核盘菌属和链核盘菌属真菌。核盘菌可以侵染包括茄科、瓜类、豆科、十字花科以及菊科(莴苣和向日葵)在内的大多数蔬菜作物,病部组织表面密生白色棉絮状菌丝体和黑色鼠粪状菌核硬块,常在作物花期发病,可侵染花、果、茎、叶,苗期染病表现为猝倒病。灰霉病产生分生孢子形成...
菌核病是一种由真菌引起的植物病害。 主要病原菌是核盘菌。它能危害多种作物,如油菜、向日葵等。在发病初期,植株的茎基部或叶片上会出现水渍状的病斑,之后病斑颜色会逐渐变深,长出白色棉絮状的菌丝体。随着病情发展,菌丝体纠结形成黑色鼠粪状的菌核。这些菌核可以在土壤或病残体中存活很长时间,等条件合适就会萌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