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花瘿蚊 第一节菊花瘿蚊 学名Diarthronomyia chrysattthemi Ahlberg双翅目,瘿蚊科。寄主 菊花 早菊各品种 悬崖菊 九月菊 万寿菊及菊科其他植物。分布 在北京、河北、河南、安徽、四川重庆等地。(二)为害特点 主要以幼虫为害叶片,幼虫在菊株叶腋、顶端生长点及嫩叶上为害,吸食汁液,造成寄主植物组织局部膨大,...
防治方法 清除田间菊科植物杂草,减少虫源。一定要避免从菊花瘿蚊发生严重地区引种菊苗,因菊花瘿蚊发生较早,苗期即可带卵和初孵幼虫。4月份菊花秧田或移栽时拔秧后人工摘剪虫瘿深埋。 8月上旬以前,一般不喷药,以保护天敌寄生蜂自然抑制; 8月中下旬使用药剂防治,可选用90%敌百虫晶体800倍液、20%溴氰菊酯2 000倍液...
为了有效地防治菊花瘿蚊,首先要进行田间管理,清除所有非菊花的菊科植物,这有助于减少虫害的源头。在引种菊花苗时,需特别谨慎,避免从已知发生严重菊花瘿蚊的地区引入,因为这种害虫可能在幼苗阶段就携带了卵或初孵幼虫,这将增加防治的难度。在成虫活动频繁的时期,可以采用化学防治措施。推荐使用40%乐果乳...
菊花瘿蚊的防治措施:(1)农业防治:避免从菊花瘿蚊重发地引进菊苗;生长季清除田间菊科杂草,摘除虫瘿以减少虫源;保护和利用寄生蜂。(2)药剂防治:早春成虫初羽化期及时喷洒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或5%锐劲特乳油2000倍液,或40%乐果乳油1000倍液,或1.8%阿维菌素乳油2000倍液,或25%爱卡士...
菊花瘿蚊的发生与防治
1.1受气候条件的影响,今年夏季连续的阴雨天气较多,空气湿度大,适合菊花瘿蚊的生存,为它的繁衍生息创造了适宜的环境条件。1.2所施用的有机肥等底肥没有充分腐熟,施入土壤后在发酵过程中散发的气味会引诱瘿蚊成虫前来交配产卵。1.3菊花瘿蚊一旦发生,传播速度很快,孵化出的幼虫经过1d 就会钻蛀到植株组织内部取...
认为青蒿花蕾和果实.菊花瘿蚊属双翅目瘿蚊科,寄 生在青蒿及其他菊科植物上.幼虫危害青蒿叶腋,顶 端生长点及嫩叶,形成绿色或紫绿色,上尖下圆的桃形 虫瘿,危害重的植株虫瘿累累(图1),生长缓慢,矮化 畸形,叶片萎缩.现将其特征特性和综合防治措施介 绍如下. 1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3~5ruin,初羽化时桔红色,渐变为...
菊花瘿蚊,其学术名称为Epiymiu sp.,属于双翅目中的瘿蚊科。这种昆虫广泛分布在中国的多个地区,例如河北、河南、北京市以及安徽省等地。其主要的寄主是菊花,同时也包括众多的野生菊科植物。这些植物成为了瘿蚊的重要生存场所和食物来源。在为害过程中,菊花瘿蚊的幼虫尤为活跃。它们通常在菊株的叶腋、...
菊花瘿蚊的发生规律:菊花瘿蚊一年发生4~5代,以老熟幼虫入土做茧越冬。来年春季3月化蛹,4月成虫羽化,在菊苗上产卵;幼虫孵出后很快蛀入菊株组织内并形成逐渐膨大的虫瘿。每个虫瘿内有1至十几头幼虫为害,幼虫老熟后在瘿内化蛹,一周后成虫从虫瘿顶端羽化孔飞出继续产卵为害。10月份末代幼虫老熟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