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名】甘菊、家菊、白菊花、毫菊、滁菊、贡菊、杭菊。 【类别】辛凉解表清热药 【药用部位】菊科植物菊C的头状花序。 【性味归经】性微寒,味甘、苦。归肺经、肝经。 【功效与作用】散风清热、平肝明目。疏风,清热,明目,解毒。治头痛,眩晕,目赤,心胸烦...
1、缓解头晕的代茶饮-桑菊茶:杭白菊5~6朵,桑叶2克左右。倒入开水放置十分钟左右即可。 2、缓解慈禧太后头晕的菊花延龄膏:把菊花煎汤取汁,用炼蜜收膏(收膏:越熬越稠的过程)。 3、降肝火菊花饮:菊花3克(杭白菊或贡菊)、生甘草5克、栀子5克、或栀子花3朵,开水冲泡代茶饮。可起到...
卤地菊,中药名。为菊科植物卤地菊(Wollastonia dentata (H. Lév. & Vaniot) Orchard)的全草。春、夏季采收,鲜用或切段晒干。生于海岸干燥沙土地,分布于浙江、福建、台湾、广东、海南、广西等地。味甘、淡,性凉,归肝、脾经,具有清热凉血、祛痰止咳、利湿止泻的功效,常用于感冒、喉蛾、喉痹、百日咳、...
菊花是中药。 菊花性寒,能够清热解毒、疏散风热、清肝明目,可以用于肝经疾病和肺经疾病的治疗。肺经外感风热引起发热、咳嗽、咳吐黄痰、头痛、汗多、口干等症状时,可以用菊花配伍牛蒡子、桑叶、连翘、薄荷等中药。肝火旺盛导致头痛、眩晕、面红时,可以使用菊花和钩藤、水牛角、珍珠母、石决明、天麻等中药配伍。肝火旺...
川菊:川菊花同怀菊花,但花朵瘦小,色较暗 菊花 中药性能 性味归经:甘,苦,微寒。归肺、肝经。 功能主治:散风清热,平肝明目。用于风热感冒,头痛眩晕,目赤肿痛,眼目昏花。 用法用量:5-9g 化学成分:含绿原酸、3,5-O-二咖啡酰基奎宁酸。挥发油约0.13%,油中主为菊花酮、龙脑、龙脑...
菊花,中药名。为菊科菊属植物菊的干燥头状花序。 【性味】:味甘;苦;性微寒。 【归经】:归肺、肝经。 【入药部分】:菊花的花蕾花瓣可入药。 【产地和分布】:全国各地均有栽培。药用菊花以河南、安徽、浙江、栽培最多。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0-15g;...
杭白菊是菊科、菊属植物菊花(学名:Chrysanthemum × morifolium (Ramat.) Hemsl.)药材的一种,是中药材“浙八味”之一。亦名小汤黄、小白菊,与亳菊、滁菊、贡菊并称为四大药用名菊。苗期植株直立,后期呈半匍匐状。须根多而发达,茎节浅绿色。叶腋处呈微紫色,叶片较小,叶面微皱,叶色较淡。花朵较小,...
胎菊(杭白菊)怀菊 呈不规则球形或扁球形,直径1.5~2.5cm。多数为舌状花,舌状花类白色或黄色,不规则扭曲,内卷,边缘皱缩,有时可见腺点;管状花大多隐藏。怀菊花药材 商品菊花 菊花性状鉴别 【化学成分】菊花中含有多种化学成分,主要有黄酮类、挥发油、苯丙素类、萜类、氨基酸等,其中黄酮和苯丙素类化合物...
菊花,中药名,在植物分类学中是菊科、菊属的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按栽培形式分为多头菊、独本菊、大立菊、悬崖菊、艺菊、案头菊等栽培类型;有按花瓣的外观形态分为圆抱、追抱、反抱、乱抱、露心抱、飞舞抱等栽培类型。不同类型里的菊花又命名各种各样的品种名称。菊花是中国十大名花之三,花中四君子(梅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