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年,莫言与杜勤兰喜结连理。婚后,莫言对妻子体贴入微,他们共同抚养着一个可爱的女儿。随着莫言事业不断上升,杜勤兰心中逐渐滋生出自卑的情绪。外界对此也有不少非议,认为仅有二年级学历的杜勤兰与莫言并不相配。莫言却持有不同的看法,他认为妻子才是家中最辛劳的人。为了让他安心投入创作,家里的内外事务全由...
莫言的妻子杜勤兰和他一样是山东高密人,文化水平不高,只读过小学二年级,但莫言几十年来无论成名与否都和妻子携手与共,不离不弃。即使莫言后来在世俗眼中也算功成名就,杜勤兰的文化水平令外界心生困惑,可是他们的生活正像一句俗语 ——如鱼饮水冷暖自知。相濡以沫的十几年足以抵过外界的任何风言风语,莫言还...
杜勤兰是厂里的一名女工人,她朴实善良,虽然对莫言笔下的文学世界不太理解,但莫言身上的那股气质却深深吸引了她。而莫言呢,面对杜勤兰,心中除了爱慕,还有一丝难以言说的自卑。他家境贫寒,想到提亲之事,便觉得自己没有足够的底气。于是,他萌生了改变命运的想法,决定参军入伍。从 1973 年起,莫言多次报名参军,...
“千里情缘一线穿,一生的情缘都是天仇地合。”或许杜勤兰读不懂莫言书中的文字,感受不到语言之间传递的大量共鸣,但是莫言书中的字里行间都有杜勤兰的影子。妻子的存在让莫言从小到大的“怨乡”之情有了温暖,有了颜色。三.治愈一生 在莫言诺贝尔文学奖的庆功宴上,莫言却摆出了让妻子杜勤兰包好的饺子,这么多...
然而莫言认为妻子与自己地位平等,把相伴多年的妻子视作手心里无比珍视的宝贝……【01】莫言原名管谟业,1955 年 2 月出生在山东高密县河涯乡平安庄。其父亲管贻范读过四年私塾,是村里的文化人兼会计。莫言的母亲高淑娟是位不识字的农村妇女,婚后连名字都没了,户口册上写着管高氏。莫言有两个哥哥,大哥管谟贤...
莫言的妻子杜勤兰就是这类群体中的一个典型。农村长大的她只上了两年学,便到棉花厂工作。那时,莫言还是个默默无名的小伙子,读书读到五年级就辍学了。不过因为莫言热爱读书,他不仅当过小学老师,还担任了棉花厂出黑板报的职务。二人在朝夕相处中逐渐萌生出好感,慢慢便走到了一起。为了能和莫言通信,杜勤兰就在信纸上...
1979年7月,莫言向部队请假,正式与杜勤兰结为夫妇。莫言对妻子很好,自从结婚之后,就再也没有让杜勤兰工作过,在家里成为了一名全职太太。杜勤兰也成了十里八村最幸福的女人,当然,也是一名军嫂。04 人生转折 1979年9月,莫言迎来了人生的重大转折,因为表现出色,莫言被调到河北保定市满城县管头公社石门村下隘刹...
2012年,莫言终于在瑞典诺贝尔文学奖颁奖典礼上成为中国籍作家中第一个获此殊荣的人,这一刻,他的内心无疑是充实且激动的。回首其间,每一段艰苦的岁月都化为坚实的背景,照亮了他前行的道路。莫言的女儿管笑笑,在家庭的熏陶下,逐渐展现出非凡的写作才华。临近结尾,莫言心中对妻子杜勤兰充满了感激与珍视。他常常...
尽管两人身份、地位和学识存在极大差异,这位文学家依然没有离弃与他相伴多年的妻子。反倒视其为掌上明珠,悉心珍爱了整整45年。无论莫言登上巅峰还是坠入低谷,杜勤兰始终是他背后最耀眼的那颗星辰。1、吃不饱的放牛娃 莫言,原名管谟业。他的童年就像一个总也吃不饱的放牛娃,时常上一顿没下一顿。他两岁时,...
在部队的岁月里,莫言没有忘却自己的文学梦想。他像一只展翅的鸟,渴望在知识的天空中翱翔。1978年,他开始投入文学创作,果然。功夫不负有心人。1979年。他与杜勤兰步入婚姻殿堂。当时的三大件,虽不及别人口中风光,但对他来说,只有杜勤兰的陪伴才是最珍贵的礼物。无论前方的路有多艰险,有她在身边就有了不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