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莆田县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南朝陈光大二年(568年),当时废止,直到隋开皇九年(589年)才重新设立,但十年后又再次废止。唐武德五年(622年),莆田县再次复置,并将治所迁至今市所在地。北宋时期,莆田县曾是兴化军的治所,元代升格为兴化路,明代改为兴化府。1913年,废府存县,直到1983年,莆田县才析设为地级市。...
莆田市情况介绍人口:317.9万(2023年常住) 面积:4200平方千米 GDP:3200亿元(2023年) 简介:莆田市,古称兴化、又称荔城、莆阳、兴安、莆仙,地处福建中部沿海,地势西北高东南低,背倚戴云山脉,面对台湾海峡,…
成立于2002年2月,因所辖区域为莆田县县城四周等中心地带,故以古誉“荔城”定名。 荔城建区前,境内一直隶属莆田县管辖,莆田气候温暖,水网密布,自唐代起荔枝种植渐多,荔枝林沿县城周围河渠两岸密布,早在一千多年前就有“荔城”之美称。1962年郭沫若所作《途次莆田》七律首联为“...
仙游县是莆田市唯一一个县,位于莆田市的西部地区。城区建在木兰溪两岸,河流穿城而过,呈现团状分布。实测建成区面积为27.8平方公里。主要景点有菜溪岩、麦斜岩、九鲤湖等等。总结 通过测量莆田市各区县建成区面积,我们可以得出:涵江区建成区面积最大,其次是荔城区,最小是城厢区。亲爱的读者朋友们,你们对于...
除了“莆田”这个正式的县名外,莆田还有许多别称,如“莆阳”“莆中”等。这些别称不仅反映了莆田的地理位置,也体现了莆田的文化特色。“莆阳”这个别称,与莆田的地理位置有关。莆田位于福建省的东南部,地处亚热带地区,阳光充足,气候温暖。因此,人们将莆田称为“莆阳”,寓意着这里充满阳光和温暖。“莆中”...
涵江区、荔城区、秀屿区四个区和仙游一个县。原本莆田县面积超过两千平方公里,可最后却被分割成四块,这在全国估计也是独一份,如果莆田县没有被拆分,实力不输晋江,也能进入中国二十强县。所以莆田市的根基就是莆田县,应该把现有的四个区重新合并,变成一个大区,可超福州鼓楼区,成为福建第一区。
莆田是“海上和平女神”妈祖的故乡、妈祖文化发祥地;拥有湄洲湾深水良港和被誉为宋元南戏“活化石”莆仙戏。莆田全市总面积4119平方千米。目前,莆田市下辖荔城区、城厢区、涵江区、秀屿区4个区,仙游县1个县,还有湄洲岛、湄洲湾北岸经济开发区2个管委会。莆田市全市经济实力 根据福建省和莆田市统计局公布的数据...
莆田市下辖4个区、1个县、2个管委会。具体来说,这4个区分别是荔城区、秀屿区、湄洲岛区和北岸经济开发区(也有说法认为北岸经济开发区是管委会,而非区,但考虑到其在行政划分中的地位,这里将其与区一同列出)。其中,荔城区是莆田市的主城区,也是市政府驻地,位于国道和省道公路交汇点;秀屿区位于...
福建省莆田市包含以下区域:1. 城厢区:位于莆田市区中心,兴化平原中茄旦部,是莆田市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科技中心和交通枢纽。2. 涵江区:位于莆田市东北部、福建省沿海中部,濒临兴化湾,总面积752平方千米。3. 荔城区:是莆田市的中心城区和经济中心之一,北接涵江区,西、西南连城厢区,东和...
秦朝之后长达数百年的时间里,今莆田市地区境内没有县级行政机构治所,直到南朝陈。南朝陈光大二年(568年)置莆田县,位于今莆田市东南浦头村,旋废。隋开皇九年(公元589年)又置莆田县,后又废。直到唐武德五年(公元622年)再置莆田县,同时移治今址,延续至今。唐朝此时的今莆田市地区均属泉州管辖,境内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