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仙戏乐器早期很简单,也象宋元南戏一样只有锣、鼓、笛.鼓用大鼓,锣称沙锣.锣鼓是节制舞台表演的,锣鼓经有三百多种,规矩严格.笛称笛管,有芦笛和梅花二种.芦笛亦称头管,传自古代筚篥,是莆仙戏独特的吹奏乐器;梅花,一名唢呐,也是莆仙戏的主要乐器.\x0d【角色】莆仙戏的行旦脚色原先只有生、旦、贴生、贴旦,...
莆田市出台了《莆仙戏保护传承条例》,鼓励莆仙戏代表性传承人、艺术名家设立莆仙戏传习所、工作室等,开展带徒授艺等传习活动;支持市戏剧家协会定期举办莆仙戏会演,并为其开展活动提供必要保障;鼓励博物馆、文化馆、图书馆等公共文化机构和档案馆等文化事业机构设立展览空间,用于莆仙戏的展示、传承、收藏和研究……多...
莆仙戏超话 春回东南万象新 | 1月29日正月初一 千年莆仙戏与您相约2025福建春晚福建省莆仙戏剧院 2025年01月21日 19:21 福建2025福建春晚于1月18日在福建省广播影视集团演播厅完成录制和演出。此次福建春节联欢晚会以“春回东南万象新”为主题,通过歌曲、舞蹈、戏曲、小品等多种形式对福文化 ......
莆仙木偶戏古称兴化傀儡戏,俗称“柴头仔戏”,是中国古老的木偶戏剧种之一。莆仙木偶戏行于莆田市各地及其兴化方言区,且由于其流传的历史比莆仙戏早,因此称木偶戏为莆仙戏“戏兄”。2010年11月25日木偶戏入选“莆田市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发展历史 木偶戏,古称傀儡戏,莆仙地区俗称“柴头仔戏”“抽...
莆仙戏《杀狗记》之《元春牵狗》片段 是四大南戏(《荆钗记》《刘知远》《拜月亭》《杀狗记》)之一,在当代莆仙戏中仍有演出。(摄影/徐聪) 新中国成立后 莆仙戏登上历史高峰 数度晋京演出 并受到了国家领导人的接见 国家领导人接见莆仙戏演员 1959年9月,周恩来总理亲切接见莆仙戏代表队成员。 国家领导人...
莆仙戏,原名兴化戏,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南戏剧种之一。南宋时期,在宋南戏、杂剧的影响下,福建莆田、仙游一带出现了将歌舞念白综合起来演绎故事的兴化杂剧。明代初年,兴化杂剧又吸收昆山、弋阳、余姚、海盐等声腔的艺术元素,形成唱腔音乐十分丰富的兴化腔,当地称之为兴化戏。明清时期是兴化戏发展的全盛期。1954年,兴化戏...
2024莆仙戏一团戏曲之美最新名家名段欣赏#莆仙戏 #地方戏曲文化 - 田舍翁视界于20240111发布在抖音,已经收获了83.7万个喜欢,来抖音,记录美好生活!
品味中国非遗:莆田莆仙戏 莆仙戏,福建省传统地方戏曲剧种,206年列入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是中国现存古老剧种之一,原名兴化戏。莆仙戏,是在古代“百戏”的基础上发展形成的。莆仙戏源于唐、成于宋、盛于明清、闪光于现代,流行于古称兴化的莆田、仙游二县及闽中、闽南的兴化方言地区 ,现仍保留不少宋元南戏...
莆仙戏是福建省的传统戏剧。 莆仙戏原名兴化戏,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戏曲剧种之一,源于唐,成于宋、盛于明清,迄今仍保留不少宋元南戏音乐元素,被誉为“宋元南戏的活化石”。莆仙戏音乐属兴化腔,以“南北曲”和古曲为主体,吸收道释曲、里巷歌谣、民歌小曲等融合而成,莆仙戏现存传统剧目五千多个,在一定程度上保留了南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