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这样的双重视角,我们可以更加充分地理解艺术作品背后的文化意蕴及其审美价值,同时也能在书法艺术的实践中更接近那个笔墨之上的境界。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欣赏王羲之书法尺牍《药草帖》,文末附释文。 版本一 《十七帖》三井本 版本二 《郁冈斋墨妙法帖》(缺字) 版本三 《十七帖》上野本 版本四 《十七帖》上海图书...
📜《药草帖》是《十七帖》中的第二十五通尺牍,以草书形式书写,共2行10字。💊 这封简函是王羲之询问友人是否需要药草,展现了古代朋友间除问候致意外,还互相寄送所需物品的情景。🌿 注解中提到,东晋贵族与药的关系密切,药有药石、药草之分,他们服食五石散以延长寿命,但服食不当会产生病痛,需用药草医治。🏞...
《十七帖》是王羲之草书的代表作,因卷首的《郗司马帖》中有“十七”二字而得名。这组作品是王羲之从公元347年到361年间写给朋友的信札集合,每封信札都是独立成帖,共二十九帖。虽然《十七帖》的原墨迹已经不存,但传世的刻本依然让人感受到其独特的魅力。《药草帖》是这组信札中的第二十五帖,原文为:“彼所须此...
《药草帖》,一幅日常信札,草书,计两行十字,刻本墨拓。该帖以收入著名法帖《十七帖》而传世,现据收藏于香港中文大学之岳雪楼本,据考是以标注“僧权”为特征的全本,摹刻于南朝梁内府所藏原迹。唐《右军书记》著录此帖文本。 王羲之《十七帖》,多是写给益州刺史周抚的一组书信,此帖为王羲之询问友人是否需要药草的简...
局部效果图 全文:彼所须此药草,可示,当致。 通篇集字,整体保存 好多书法家,都用“赛大家” 马上升级会员
王羲之草书《药草帖》两种,2行,9字。《右军书记》著录。这里的药草是指治疗因服食五石散而生病痛的药草。 ?王羲之草书《药草帖》 【王羲之草书《药草帖》】 【王羲之草书《药草帖》】 您的支持使我们前进的动力 如果您欣赏“中国艺术名家”公众平台,合作共赢的朋友和老师请加私人微信:w58285131,推广投稿信箱:58285131...
📜《药草帖》是王羲之《十七帖》中的一帖,原文为“彼所须此药草,可示,当致。”大意是:你所需要我这里的药草,可来信告知,我当送致。🌿东晋时期,贵族们对药草的追求不仅是为了治病,更是一种养生的方式。他们服食五石散以延长寿命,但因服食不当产生病痛,又需药草来医治。因此,药草在当时的社交圈中,不仅是医...
--- **译文**: 《药草帖》 古人说:“每种草木都有其独特的性质和适宜的环境。”我观察天下的药草,发现它们种类繁多,各自具有不同的功效。有的能够清热解毒,比如金银花和连翘;有的可以温暖脾胃、驱散寒气,例如干姜和肉桂。还有一些药草具有滋补养颜、安定心神、增强智慧的作用,比如人参和枸杞等。这些都是大自然中...
【始】 【1】{-卿,以当一笑。}彼所须此药草,可示,当致。{-青李、来禽、子,皆囊盛为佳,函封多不生。} 【终】 打赏赞微海报分享
在《药草帖》中,"药草"二字尤其体现了王羲之的匠心。草书中的“草”字不常见于从横末笔斜下引笔的方式,与“药”字相比,这种写法显得更为合理。而“药”字则笔断意连,上下结构紧凑,形成正梯形。如果按标准写法,两者会有断裂和疏密之别。但王羲之通过从横末笔弧线引笔,不仅实现了“断连”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