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操作方法 1.湿敷疗法 用纱布浸透药液后敷于患处,根据需要使用冷湿敷或热湿敷,每次持续30~40分钟,每日1~2次。 2.熏洗疗法 将煮沸的药液倒入容器,利用药物蒸气作用于患处,待药液温度适宜后浸泡全身或局部,每次20~30分钟,每日1~2次。 3.熏蒸疗法 将草药煮沸后置于口鼻或患处,使药物蒸气直接作用于患处,每...
在水中加入适量的药物或药性物质进行浸浴的治疗方法为药物浴,药物浴时药物通过皮肤吸收产生治疗作用,部分药物蒸汽通过呼吸道吸入也可产生治疗作用。 1、盐水浴:将1-2kg海盐溶解过滤后加入温热浴水中,有促进血液循环镇痛、发汗的作用,适用于多发性关节炎、肌炎、神经炎等。 2、松脂浴:在温浴水或不感温浴水中加入50-...
当浸泡时,应将整个病灶部位浸入水中,例如,痔疮患者需要将痔疮全部浸入水中;前列腺炎患者需要将小腹浸入水中。 药物坐浴主要包括中药坐浴和高锰酸钾坐浴。对于大多数中药,遵循药物配比方法即可将药物放入适量的水中浸泡一段时间。有些中药和高锰酸钾则需要注意,制备过程中应避免让水直接接触药物原料,以防皮肤腐蚀。这些药...
煎药和洗浴的具体方法也有讲究,制作的般方法是将药物粉碎后用纱布包好(或直接把药物放在锅内加水煎取汁液亦可),加清水适量,浸泡20分钟,然后再煮30分钟,将药液倒进盆内,待温度适度时即可洗浴。洗浴方法按时间顺序可分为先熏后浴的熏洗法和边擦边浴的擦浴法。
中药药浴的操作方法和药物选择都有哪些? 身或局部洗浴;狭义药浴是运用中药煎煮取汁,将躯体及四肢浸泡于药液中的方法即浸浴疗法。 分类:①、根据范围不同,可分为全身药浴和局部药浴,局部洗浴又分为坐浴、手足浴、头面浴、目浴等;②、根据使用方法不同,可分为湿敷、熏洗、熏蒸、浸浴、淋洗等;③、根据有效成分不...
药浴,是指在浴水中加入药物的煎汤或浸液,或直接用中药蒸气沐浴全身或熏洗患病部位的健身防病方法。 药浴搭配上散寒祛湿或是清热祛湿的中药材,不仅可以消除疲劳、清洁皮肤、增强皮肤的血液循环,还能避免药物直接进入体循环而产生不良影响。对于本就肺脾气虚、腠理不密的鼻炎朋友来说,也是简便易操作的养生方法。
将药物加水煎煮,取药水进行洗浴,对某些疾病有治疗作用。如:用草乌半斤,八角枫根1斤,三角风全草1斤半,枫香根1斤半,香樟根1斤半,狗骨适量,加水煎煮,用药水洗澡,然后卧床休息,治疗瘫痪及类风湿;又如用鬼针草,煎水洗脚,治疗腹泻。病轻者只需浸到脚板,病重者则应淹没脚背。
1.药浴药物不能乱用,应该在中医辨证基础上,由专业中医师开具处方。 2.药液温度要适中,一般为37℃-42℃,以微微出汗为度,不可大汗淋漓,防止小儿虚脱。 3.浴前浴后要适当给婴幼儿补充水分,多喝一些温水。 4.空腹、餐后半小时内不宜进行药浴...
定期药浴是羊饲养管理的重要环节,是预防和治疗羊体外寄生虫病(疥癣、虱子、蜱)的主要方法之一。药浴根据养羊规模和药液利用的方式,可分为池浴、淋浴、盆浴、喷浴等,但无论采用何种方式,最后在第一次药浴后8~10天再进行一次,效果更好。 一、药浴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