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对最早见于《雷公药对》,它是基于《神农本草经》“当用相须、相使者良”,并基于该“良”关系而提出的。在方剂配伍中能起到相辅相成的作用。 《伤寒杂病论》中由两味药组成的药方就有40首,体现了药对的应用逐渐成熟。经过后世医家对中药药对的不断认识与发展,出现...
《药对论》总结《药对论》总结 概括:用药要分清药性的四气五味,辛、甘、酸、苦、咸、淡,辛者能散能行,苦着能降能泻,甘者能收能敛,咸者能润能下,能软坚,用药需审质之轻重,质之轻者能升能浮,可以上入心肺,质之重者能沉能降,可以下行肝肾,中空者发表,内实者攻里,为枝者达四肢,为皮者达皮毛,为...
除基于传统中药药性理论外,还有依据中药质地、生长属性、生物特性等认识配伍药对,如以大黄-火麻仁为代表的刚柔配伍药对,以半夏-麦冬为代表的润燥配伍药对,以当归-白芍为代表的动静配伍药对,以金银花-忍冬藤为代表的同株配伍药对,以半夏-夏枯草为代表的应时配伍药对。 基于“中医辨治”的药对配伍形式 药对配伍不可脱离...
药对论 收藏 价格: ¥100 品相: 8品 数量: 1件 运费: EMS 22元, 快递 15元, 挂号信 5元, 挂刷 5元, 包裹 8元, 销售总量: 件 销售总额: ¥0元 浏览量: 0 品种:医书/药书 统一编号:se98543745 店内编号:书0016 属性: 医学类书籍, ,86-89年,,32开 ,,, ,,, , 简介:八十年代版...
1药对总论.ppt 总 论 药对概念 药对的起源与发展 “源远流长” 药对与方剂关系 相同: 不同点: 1.药对是由两味中药所组成 方剂则可由一至多味中药所组成增强药物的作用,提高临床疗效。 2.药对有自己的特定组成、作用与应用规律。 方剂的组方原则是“君、臣、佐、使”,并且应有特定的剂型、剂量和用法。 二...
张锡纯于《医学衷中参西录》 中虽未单独另列章节专述药对,然而仍可从各篇论述中探其配伍思想。书中所述药对繁多,其中不少对现今临床仍有启发思路的重要作用。 山药—半夏 山药 半夏 呕吐之症乃因胃失和降所致, 半夏有和胃降逆之功, 然半夏辛散温燥,恐药力不能持久,故张锡纯配以山药, 并将山药调入汤中成...
药对论 价格:¥100 品相:8品数量:1件 运费:EMS 22元, 快递 15元, 挂号信 5元, 挂刷 5元, 包裹 8元, 销售总量:件销售总额:¥0元 浏览量:0 品种:医书/药书 统一编号:se98543745店内编号:书0016 属性:医学类书籍, ,86-89年,,32开 ,,, ,,, ,...
以药对命名的古代医药典藉有《雷公药对》 、 《药对》 ( 徐之才)、 《新广药对》 ( 宋令棋等),虽已失传, 但“药对” 的内容仍散见于历代医药典籍之中。 近代论述药对的专著亦不少, 如吕景山著《施今墨药对临床经验集》 中收载药对27 7 对, 陈维华著《药对论》 中收载药对4 0 0 余对, 苏庆英著《中...
1、药对论总结概括:用药要分清药性的四气五味,辛、甘、酸、苦、咸、淡,辛者能散能行,苦着能降能泻,甘者能收能敛,咸者能润能下,能软坚,用药需审质之轻重,质之轻者能升能浮,可以上入心肺,质之重者能沉能降,可以下行肝肾,中空者发表,内实者攻里,为枝者达四肢,为皮者达皮毛,为心为肝者内行脏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