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自虚处传神,城池荒芜、人烟稀少、屋宇倾颓的凄凉情景不言自明。“春风十里”,并非实指一路春风拂面,而是化用杜牧诗意,使作者联想当年楼阁参差、珠帘掩映的盛况,反照今日的衰败景象。 “胡马窥江”二句写金兵的劫掠虽然早已成为过去,而“废池乔木”犹以谈论战事为厌,可知当年带来的战...
在“荠麦青青”中,“荠”的读音应该是jì,而不是qí。以下是详细解释: 正确读音:在“荠麦青青”这个词组中,“荠”的正确读音是jì,与常见字“纪”同音。这个词组通常用来形容春天田野中荠菜和麦苗的繁茂景象,如宋代诗人姜夔在《扬州慢》中的名句:“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便是此意。 其他读音:虽然“荠”字...
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释义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 出自宋代姜夔的《扬州慢·淮左名都》 解释:昔日繁华热闹的扬州路,如今长满了青青荠麦,一片荒凉。 赏析:此句描写了战乱后繁华的扬州沦为废墟的情景,词人用“青青”二字,更添一种凄艳色彩,增加青山故国之情。
接下来的“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二句,“春风十里”并非是说一路春风拂面,这一句也是从杜牧赞美扬州的诗句“春风十里扬州路”中化用而来。扬州往昔繁华热闹、车水马龙的道路上,如今长满了青青荠麦,一片荒凉。这是词人进入扬州城所见到的景象。扬州繁华世人皆知,可如今杂草遍地,满目荒凉。不禁使人联想当年...
夜雪初霁,荠麦弥望。 入其城,则四顾萧条,寒水自碧, 暮色渐起,戍角悲吟。予怀怆然, 感慨今昔,因自度此曲。 千岩老人以为有“黍离”之悲也。 淮左名都,竹西佳处, 解鞍少驻初程。 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 自胡马窥江去后, 废...
荠麦青青:长满荠菜和麦子。这里暗用〈〈诗经•王 风•黍离》,犹指亡国子民的悲伤心情,即“麦秀黍离” 之悲。
“春风十里”,写往日扬州城十里长街的繁荣景象,是虚景;“尽荠麦青青”,写词人今日所见的凄凉情形,是实景。这里用的是虚实相生的手法。“春风十里”出自杜牧《赠别》诗:“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突出原来扬州城的繁华。上下两句一昔一今,构成强烈的对比,以昔日的“春风十里扬州路”来反衬今日的一片...
这个意思是如今长满了青青荠麦,一片荒凉。这句话出自宋代词人姜夔的《扬州慢·淮左名都》,“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的意思:昔日繁华热闹的扬州路,如今长满了青青荠麦,一片荒凉。春风十里:这里用以借指扬州。
经过“胡马”破坏后的残痕,到处可见,词人用“以少总多”的手法,只摄取了两个镜头:“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和满城的“废池乔木”。“荠麦青青”使人联想到古代诗人反复咏叹的“彼黍离离”的诗句,并从“青青”所特有的一种凄艳色彩,增加青山故国之情。“废池”极见蹂躏之深,“乔木”寄托故园之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