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根据牌坊和祠堂遗迹确定荔枝道走向。牌坊和祠堂,虽不是古道最直接的证据,但也从侧面间接佐证了荔枝道沿线的生活场景。如开江县普安镇姜吴氏节孝坊、达川区石桥镇列宁街石牌坊、石梯镇潘家祠堂三处为荔枝道重要文化遗存。三是根据古道遗迹、界碑确定荔枝道走向。在万源鹰背乡瓦子坪村的竹筒沟古道旁,曾被当...
1月17日,2024年度重庆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学术交流与科研汇报会上,项目主要负责人卢烈炎说,通过10个月的沿途走访调查,他们在荔枝道沿线共发现各级古道329段,总里程约705.82千米,包括一级古道33段,总里程约14.76千米。由此,组成荔枝道主线的东西两线清晰地出现在了人们面前。卢烈炎说,荔枝道的西线自重庆涪陵区...
荔枝道(如下图)总行程约1000km,唐代天宝年间(742-756 年),荔枝道进入历史上最繁盛的时期,一度被定为国家驿路,最初的作用是运输涪州出产的荔枝,也是明清时期盐和茶叶贸易的必经之路,沿线陆续兴起了众多集市。2015年5月,基于其沿途遗存的大量摩崖石刻、古驿站遗址。陕、川、鄂三省启动了“荔枝古道”联合申遗工作。
究竟泸州、重庆哪个更有可能成为“天宝荔枝道”的核心贡地和主要起点?李勇先给出专业解释:首先,由于中国气候变迁史上有“隋唐暖期”的说法,当时总体气候偏暖,荔枝树的生长比现在纬度更北一些;从运输距离来看,唐代涪陵郡离长安更近。因此,当今学界普遍认为,“天宝荔枝道”起点应该在涪陵郡,也就是今天的重庆。不过因历...
荔枝道,这条因荔枝北运而得名的古道,其历史可追溯到新石器时代晚期。自那时起,它便成为关中通往巴蜀的重要通道,见证了秦、巴、楚文化的交融,同时也是古代先民南北迁徙的重要桥梁。汉唐时期,以荔枝为代表的南方果品不断北运,进一步拓宽了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荔枝道在历史上的作用与发展 在开元盛世的辉煌下,...
▣ 荔枝道的古代作用及经济影响 《大唐久典》中详细记载了唐代驿道的情况。唐代驿道每隔20里便设置一个驿站,自唐朝初年至玄宗时期,全国范围内共计设置了1639个驿站,并配备了2万余名驿道工作人员。长安与蜀中的商贾贸易频繁,而荔枝道作为其中的重要通道,自然成为了唐朝最繁华的驿道之一。关于杨贵妃所爱的荔枝...
杨贵妃所嗜吃的荔枝,产地是何处?这些疑问,都曾让历代研究者操碎了心。由于唐代官方文献对此没有明确详细的记载,留下的空白引发唐宋乃至后世诸多猜测和判断。尤其是唐宋文献记载不一致,引发的讨论甚多,乃至成为考察荔枝道会涉及一项绕不开的研究内容。严耕望《唐代交通图考》有专门章节论述“天宝荔枝道”国学名家...
千年古道期待“重生” 川陕渝三省市联合推进蜀道——荔枝道申遗|双城经济圈观察㉞ 封面新闻记者 喻言 “一条古蜀道,半部华夏史。”蜀道,开凿于战国至民国年间,由金牛道、米仓道、荔枝道、陈仓道、子午道等道路群组成,是纵贯2000余年历史,沟通巴蜀与中原两个地区的网状道路体系,也是中华民族融合交流的实物...
其中,洋巴道因其别具一格的“小清新”气质而备受瞩目。这条古道因“荔枝道”之名而显得别有一番韵味,源自“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的经典诗句。在陕西汉中,110万亩油菜花盛开的春日画卷中,洋巴道更显得古朴而典雅。近日,这条历史悠久的古道迎来了提升改造的机会。大巴山上,参天的杉树与松树为古道...
荔枝道是唐天宝年间因杨贵妃喜食荔枝而运送荔枝的道路,一般指由重庆涪陵经通州、洋州由子午谷运送至长安的驿道,全长1000多公里。 当时,史坝水驿(今合江县白米镇)是合江荔枝外运总站,全县的荔枝从史坝水驿出发,经白沙、江津、重庆、长寿,日夜兼程到达涪陵荔枝专驿,然后经荔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