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加强通风排湿:草莓细菌性角斑病是一种高湿型病害,降低田间湿度,是有效控制该病最有效的方法。在定植时,采用滴灌浇水,加盖地膜,及时摘除下部老叶,加强通风换气,创造不利于该病发生的环境条件。(3)滴灌处理:草莓细菌性角斑病传播蔓延速度快,危害严重,要做好预防工作,可在发病前或发病初期,用30%...
草莓叶斑病的防治方法:1.因地制宜,选择抗性品种,及时摘除病叶、老叶并集中烧毁 2.加强栽培管理,合理密植,注意植株通风透光 3.控制氮肥用量 4.湿度大时易发生叶斑病,因此要控制好田间湿度 5.药剂防治:细菌性病害(角斑病)可用:春雷霉素、中生菌素、喹啉铜、噻霉酮、噻菌铜、噻唑锌等复配轮流交替使用,...
1.移栽前清除田间及四周杂草,集中烧毁或沤肥;深翻地灭茬,促使病残体分解,减少病源和虫源。合理轮作,水旱轮作最好。2.移栽前3天,喷施一次防病治虫的混合药剂,带土移栽、带药移栽,移栽时汰除病、弱苗,这是防治病虫害的重要措施之一。3.选用排灌方便的田块,开好排水沟,降低地下水位,达到雨停无积水;大雨...
草莓黑斑病 1、发病症状 草莓黑斑病主要危害叶、叶柄、茎和浆果。叶片染病,在叶片上产生直径5-8毫米的黑色不规则病斑,略呈轮纹状,病斑中央呈灰褐色,有蛛网状霉层,病斑外常有黄色晕圈。叶柄或匍匐茎染病,常产生褐色小凹斑,当病斑围绕叶柄或茎部一周后,因病部缢缩干枯易折断。果实染病,果实上产生黑色...
草莓褐斑病又称轮斑病。主要危害叶片,多从叶片边缘开始侵染,初期叶面出现紫褐色小斑点,后扩展为大小不等的近圆形病斑,病斑上有时有轮纹,后期会出现小黑斑点,严重时病斑连成一片,致使叶片枯萎。病斑在叶尖、叶脉发生时,常使叶组织呈“V”字形,亦称草莓“V”形褐斑病。草莓紫斑病危害症状:主要为害叶片...
🍓草莓细菌性角斑病(断头病)是一种常见的病害,严重影响了草莓的生长和产量。以下是该病的防治建议:一、发病症状 草莓细菌性角斑病初期,叶背面会出现水渍状小斑点,逐渐扩大形成角斑,并沿主叶脉扩展。在阴暗潮湿环境下,会有黏稠渗出液,干燥后变为白色鳞状膜。随着病情发展,草莓叶边缘向内呈失水状干枯,病斑沿叶...
草莓细菌性角斑病,通常由假单孢杆菌引起的,是一种常见的草莓病害。这种病害在高温多雨的环境下容易发生和扩散,主要是因为细菌性病原体需要湿润的环境来传播和侵入植物组织。笔者在辽宁丹东市场草莓市场调研时,经由农户反馈,草莓在高温多雨条件下,细菌性角斑病易反弹。笔者为了彻底搞清楚反弹原因,笔者为此找到了...
病菌侵染过程是先通过外部浸染叶片,后感染短缩茎。如果叶片只发生角斑而不出现空心,那就是外部侵染。如果叶背流胶并且病菌随着叶脉向下发展,这时摘叶或剪叶造成伤口,或者随着浇水病菌侵染短缩茎出现空心症状。05草莓细菌性角斑病能治好吗?★出现流胶之前好治;★流胶以后勉强能治;★感染到短缩茎后,基本上...
角斑病是近年来草莓上发生严重的细菌性病害,别名还有细菌性叶斑病、角状叶斑病、“鼻涕”病、空心病等。这个病最早是1962年发生在北美发现的,病原为黄单胞杆菌属,感病草莓叶片相继出现病斑、干缩、穿孔等症,并造成大量减产。这几年这个病害也在我国的草莓种植区日益严重。但随着研究的深入,人们发现这个病不仅...
播放出现小问题,请 刷新 尝试 0 收藏 分享 0次播放 草莓角斑病咋治?30 秒教你轻松搞定! 叨叨橱窗 发布时间:2小时前还没有任何签名哦 关注 发表评论 发表 相关推荐 自动播放 加载中,请稍后... 设为首页© Baidu 使用百度前必读 意见反馈 京ICP证030173号 京公网安备110000020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