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大一语文课读书报告———能读到这本《草枕》,说来也是有缘。刚上初中那会儿,便曾读过夏目漱石的《我是猫》。由于读的是更易于青少年去阅读的删减版,也只是领略了小说的精神,却从不曾感受过漱石先生笔法上的真正魅力。后来,陆陆续续地读了芥川龙之介、坂口安吾及太宰治的部分作品...
这是《草枕》里的画家一贯的主张,毋宁说是夏目漱石一贯的主张。面对感想本身,退后一步以外人的眼光诚实无伪地客观看待,即从实用世界跳开,间隔适当的距离,以无所为而为的态度欣赏事物本身形相,美就存在于脱净实用态度和抽象思考的客观直觉里。由此观之,美和实际人生存在距离,唯有退为旁观者,以闲情雅致看待事...
夏目漱石在书中刻画了一个宁静、浪漫的毗海山村,一段非人情的旅居经历。
《草枕》这个标题,不知道各译者有没有加这么一条注释:草枕这个词是和歌的“枕词”,常常和旅行、结...
《草枕》 — 〔日〕夏目漱石 一 1.一切艺术之士之所以尊贵,正因为他们能使人世变得娴静,能使人心变得丰富。 2.想象即使不落于纸墨,胸膛里自会响起璆锵之音。 3.前而顾后,人欲不知足:至诚之笑声,中有苦痛络,至甘之歌词,是部愁思史。” 4.然而,如果自己是当事者,也会卷入利害的旋风之中,被这些美的事...
夏目漱石的那个年代,日本资本主义已经发展到一定程度,资本主义的种种弊端也开始显现,而当时的思想也免不了西洋与东方的冲突与融合,在这种背景下成长的漱石,再加上童年的经历,夏目漱石可以说是正如芥川龙之介那句话所说:“人间的滋味,我尝的太早了。“
夏目漱石《草枕》 太讲究理智,容易与人产生摩擦;太顺从情感,则会被情感左右; 太坚持己见,终将穷途末路。总而言之,这世间并不宜人。
【草枕】夏目漱石 读夏目さま的第二本书啦,如果能读完他所有的就好了。个人认为本书的“我”同之前读的【三四郎】的主人公一样悠然的心态,竹影扫阶尘不动。一个青年画家为了躲避俗世的忧烦,寻求"非人情"的美的世界,来到了一个偏远的山村,以及在那里的所见所思所闻。 另一个是逃离村野奔向新世界,虽也有不...
漱石先生一方面对文坛风气不满,另一方面对政府行为不满,加上因日常琐事造成神经衰弱,于是有了《草枕》和九州的这片桃花源的诞生。 如此热爱汉学的夏目漱石,于1916年去世了。若是他知道1931年之后发生的事,尤其是1937年12月13日,想必一定是悲愤交加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