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称:草原鼢鼠(Myospalat aspalax Pallas),又名瞎目鼠子、达乌里鼢鼠、外贝加尔鼢鼠、地羊等。 特征:草原鼢鼠是现今代替虎骨制药的世界珍奇食革动物,头大而扁,耳壳不发达,眼极小,背毛银灰色而赂带淡赭色,体长20.4一22.8cm,体重300--500g。 分布:在我国主要分布于东北的西部、河北的北部、...
1、灭鼢鼠箭捕捉法。由于鼢鼠有封洞的习惯,因此,探找挖掘其新鲜洞道,在靠近洞口处将洞顶上部土层削薄,插入粗铁丝制成的利箭,设置触发机关,待鼢鼠封堵暴露洞口时,触动触发机关用利箭将其射捕。2、药物防治布氏田鼠。各种杀鼠药物均可使用(草原工作站免费提供灭鼠药),药物灭杀鼠的关...
B、草原鼢鼠是一个种群,不具有水平结果,B错误;C、利用标记重捕法调查种群密度,计算公式为(个体总数N)/(初次捕获标志数M)=(再次捕获总数目n)/(重捕的标志个体数m),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可以计算干旱陆地有草原鼢鼠23×27÷9=69只,水陆交界地有14×12÷4=48只,水域有8×6÷2=32只,干旱陆地草原鼢鼠最多,所以...
此外,我曾在内蒙古结识的一位朋友告诉我,他们小时候放假时,经常参与的一项活动便是跟随长辈前往草原放置捕鼠夹,并处理那些被捕鼠夹捕获的鼢鼠。 因骨头太值钱被保护,成“最享福”的老鼠 曾几何时,鼢鼠被视为危害庄稼的罪魁祸首,然而命运弄“鼠”,如今这曾经的祸害却摇身一变,成了人们眼中的珍宝。它们不仅得到了人...
答案见上11.B 各个地段的草原鼢鼠属于同一物种,故其在不同地段分布 不同不能体现群落的水平结构,B错误;设该区域种群中个体 数为N,其中标记总数为M,重捕总数为n,重捕中被标记的个 体数为m,则 N:M=n:m ,由此可估算出该区域的种群数量 N=(M×n)/m,代入表中各个地块的数据可求得干旱陆地地块、 水陆交...
甘南草原鼢鼠的防治措施分析 甘南草原鼢鼠是甘肃高寒草原地区的一种常见害兽。它的数量众多、繁殖力强,容易引起饲草和农作物的严重损失。采取一定的防治措施对于保护甘南草原的生态平衡和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非常重要。 农牧民可以采取物理防治措施。鼢鼠是地下生活的动物,针对其出洞、穴道活动特点,可以采取挖洞灭鼠的方法...
针对甘南草原鼢鼠的数量增长和对生态环境的危害,需要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来控制其数量和减少对环境的影响。以下是对甘南草原鼢鼠防治措施的分析: 1. 环境保护措施 要采取一系列的环境保护措施,包括加强草原生态系统的恢复和保护工作,保持草原地区的自然生态平衡,尽量减少人类活动对草原鼢鼠的影响。草原区域的环境监测和保护...
答案见上11.B 种群的数量特征、群落的结构 为尽量排除其他因素 的干扰,两次捕获时间间隔不宜过长,尽量保证调查数据的准 确性,A正确;草原鼢鼠属于同一物种,在不同地段分布不同不 属于群落的水平结构,属于种群水平研究的内容,B错误;根据 公式:个体总数/初次捕获并标记数=再次捕获总数/重捕的标 记个体数可得出,干...
在草原上捕捉鼢鼠是一项特殊的挑战,因其地下生活的习性,它们往往在地面化冻达到20厘米后开始活动,挖掘复杂的洞穴。洞穴内包括住室、产仔室、粮仓和厕所,鼢鼠能在其中快速移动,每秒可达1.1到1.5米。要成功捕捉,必须掌握几个关键因素:首先,时间选择至关重要。鼢鼠的活跃期主要集中在春分到小满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