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简介 荀子(约公元前313-前238),名况,字卿,汉族,因避西汉宣帝刘询讳,因“荀”与“孙”二字古音相通,故又称孙卿。周朝战国末期赵国人。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政治家,儒家代表人物之一,时人尊称“荀卿”。曾三次出齐国稷下学宫的祭酒,后为楚兰陵(今山东兰陵)令。荀子对儒家思想有所发展,提倡...
荀子(约公元前313年-公元前238年),名况,字卿,华夏族(汉族),战国末期赵国人 。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政治家,时人尊称“荀卿”。西汉时因避汉宣帝刘询讳,因“荀”与“孙”二字古音相通,故又称孙卿。曾三次出任齐国稷下学宫的祭酒,后为楚兰陵(位于今山东兰陵县)令。 荀子对儒家思想有所发展,在人性问题上,...
这也就是荀子所说的“化性起伪”。战国时期诸侯之间、君臣之间乃至父子之间的争权夺利、互相倾轧,是荀子提出性恶理论的现实基础,而性恶论又成为他提出社会治理方略的理论起点。从性恶论出发,荀子主张用“礼”和“法”来教化民众和治理社会。礼指各种道德伦理规范和行为准则,法指强制性的法规和刑律制度。荀子提出...
诗人荀子简介荀子(约公元前313-前238),名况,赵国猗氏(今山西运城临猗县)人,时人尊而号为“卿”,西汉时因避汉宣帝刘询讳,因“荀”与“孙”二字古音相通,故又称孙卿。华夏族(汉族),战国末期赵国人。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政治家,儒家代表人物之一,时人尊称“荀卿”。曾三次出齐国稷下学宫的祭酒,后为楚...
《荀子》是战国后期儒家学派最重要的著作。 荀子是一位儒学大师,在吸收法家学说的同时发展了儒家思想。他尊王道,也称霸力;崇礼义,又讲法治;在"法先王"的同时,又主张"法后王"。孟子创"性善"论,强调养性;荀子主"性恶"论,强调后天的学习。这些都说明他与嫡传的儒学有所不同。他还提出了人定胜天,反对...
作者简介 荀子(约前313~前238),名况,战国后期赵国人,时人尊称为荀卿,汉时避汉宣帝刘询讳称为孙卿。年五十,始游学于齐国,曾在齐国首都临淄(今山东淄博市)的稷下学宫任祭酒。因遭谗而适楚国,任兰陵(今山东省兰陵县)令。后失官家居,著书立说,死后葬于兰陵(兰陵县有荀子墓)。著名学者韩非、...
荀子(约公元前313年-公元前238年),名况,字卿,华夏族(汉族),战国末期赵国人 .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政治家,儒家代表人物之一,时人尊称“荀卿”.西汉时因避汉宣帝刘询讳,因“荀”与“孙”二字古音相通,故又称孙卿.曾三次出任齐国稷下学宫的祭酒,后为楚兰陵(位于今山东兰陵县)令.荀子对儒家思想有所发展,在...
荀子,约生于公元前313年,卒于公元前238年,名况,字卿,时人相尊而号为卿,战国晚期赵国人。在两汉时期,因避汉宣帝刘询名讳,且“荀”与“孙”二字古音相通,故又被称为孙卿。他是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先秦时代百家争鸣的集大成者。 一、生平事迹 荀子早年游学于齐国,因学问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