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在其哲学思想中,提出了关于语言逻辑和辩证方法的重要观点,尤其是他对先秦时期诸多混乱的概念进行了批判性的梳理。在荀子看来,为了确保正确的思想观念得以传播并防止邪说的蔓延,对“名”(术语、概念)的正确使用至关重要。他针对当时存在的语义混乱现象,称之为“三惑”,并对此进行了系统化的剖析,进一步提出...
“三惑”论张 永 郁作为 一代著 名的 思想家,荀子在特定的历史 条件 下从儒家观点出发,对春秋战 国时 期的各 学派都 不 同程 度地 进行 了批 判吸取,建立起自己的思 想体 系,成为 先 秦朴 素唯物主义的代丧.荀子 还是 先秦集 正名 思想 之大成的 重要 逻 辑学 家,他根据唯 物主 义的认识论,...
以逻辑视角解读 《荀子·正名》之斥“三惑” 荩赵新波 李慧敏 春秋战国时期恰逢我国社会制度的更替,奴隶社会原有名称已不相适应新的封建社会的发展要求,新的社会制度产生出许多新的事物,同时,春秋战国长期的战乱和割据,使不同地区对同一事物和社会现象的名称也不尽相同。随着全国统一的局面的逐渐形成,社会经济的不...
战国荀子指出了诡辩术的三类谬误:惑于用名以乱实、惑于用名以乱名、惑于用实以乱名。“用名以乱实”指的是任意改变约定俗成的“名”(即概念)的界说和范围,扰乱人们对“实”(即客观事物本身)的认识;“用名以乱名“是用自己特定的“名”的含义,去混淆大家公认的“名”
“子”部精要·之廿一·《荀子·君道》精要·5.惑莫大焉——为政要鉴 经典心语 文言常备 甲 原文 人主有六患: 使贤者为之,则与不肖者规之; 使智者虑之,则与愚者论之; 使修士行之,则与奸邪之人疑之; 虽欲成功, ...
但是,两千多年前,荀子就曾用一篇《劝学》勉励我们要好好学习;今天,我也用“劝学”来劝我,劝你,劝所有的青少年——一心向学,作有识青年。劝各位“终身”学习。俗话说:“活到老,学到老。”终身学习是时代对我们的要求,如今信息更新速度加快,很多知识很快便过了时。我们应不断学习,才能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作...
二缶钟惑\x09二:疑,不明确;缶、钟:指古代量器.弄不清缶与钟的容量.比喻弄不清普通的是非道理.二缶锺惑\x09指对缶和钟两种盛器的容量大小分不清楚.比喻是非不明.授业解惑\x09授:教,传授.惑:疑难.传授学业,解除疑难.质疑辨惑\x09指提出疑问,请人解答并加以研究、辨析....
猜你喜欢 1136 荀子 by:人在天涯小黑 2182 荀子 by:故磊溪边 1.2万 荀子 by:飞英01 4522 荀子 by:山野伍樵夫 7010 荀子 by:扎西德吾 1150 荀子 by:百灵朗读 1255 荀子 by:了凡积善之家FM 1091 荀子 by:老鼠喜欢捉小花猫 626 荀子选读|宥辰带你读荀子 by:说书人老段 1014 荀子如是说 by:儒者_博远 ...
“夸诞生惑”是一个充满哲理的汉语成语,它的拼音是kuā dàn shēng huò。夸诞,指的是说话荒诞不经,夸大其词;生惑,则是知识人产生疑惑,不能明辨是非。这个成语出自《荀子·不苟》篇:“诈伪生塞,诚信生神,夸诞生惑。” 荀子在这里强调了诚信的重要性,认为虚伪和夸大会导致人们的思维堵塞,而真诚和实事...
解答疑难问题,消除困惑情绪。二缶钟惑二:疑,不明确;缶、钟:指古代量器。弄不清缶与钟的容量。比喻弄不清普通的是非道理。二缶锺惑指对缶和钟两种盛器的容量大小分不清楚。比喻是非不明。授业解惑授:教,传授。惑:疑难。传授学业,解除疑难。质疑辨惑指提出疑问,请人解答并加以研究、辨析。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