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8日拂晓,日寇东条纵队及两师伪蒙骑兵再次进犯茹越口。 这一次日寇有备而来,由于敌众我寡,战斗打了一天后,我军失利,二O三旅官兵大部壮烈牺牲,连抗日英雄,梁鉴堂旅长也以身殉国了。战斗结束后,日寇在茹越口和邻近的教场、南上寨、观口前等村进行烧杀抢掠。 村民刘事恒、张润善等人在村东石窑躲藏,被日寇发...
为了报仇,他率领手下全歼了日军小分队,子弹从鬼子队长口中打入 1937年9月,第34军69师第203旅奉命由临汾调往茹越口驻防。茹越口是恒山上的一个交通要道,自古乃兵家必争之地。其北面是应县,往南下了恒山就是繁峙。茹越口两边是高山,口子内是一条宽阔的大沟,是扼守应县到繁峙的咽喉要道。茹越口上有简单的工事,...
历史地名> 茹越口 在今山西应县南三十七里茹越口村。《方舆纪要》 卷44应州: 茹越口在 “州南四十里。亦南接繁峙县,其西接胡峪口,旧俱设巡司戍守,今改置茹越等堡,属山西镇”。 茹越口相关 龙窝河 龙窝铺 龙窖山 龙登山 龙登碉 龙编县 龙塘
接到阻击日军南下的命令后,梁鉴堂亲率部队转战百余公里,早于敌军到达茹越口,在茹越口左右两侧进行了作战布防。为鼓舞士气,梁将军亲赴一线阵地,检查防御工事,鼓励官兵英勇杀敌。9月21日,日军攻陷商都、丰镇,续向集宁进攻,蒙疆兵团主力攻陷应县、山阴、左云、右玉、平鲁、凉城等地,再向内长城线进攻,以策应第...
茹越口村 茹越口村村委会位于南泉乡东部,交通便利,共有耕地面积994亩,其中退耕还林420亩。应县南泉乡下辖村 全村总人口253人,党员7名,村干部4人。农业以架豆、西红柿等种植为主,兼种玉米、青椒、杂豆等作物。2009年,全村人均乡纯收入3455元。
27日,日寇混成第十五旅团和伪蒙骑兵两个师,在飞机、重炮、坦克支援下,猛攻茹越口第二〇三旅阵地。守军工事一半被炮火轰毁,防线几至动摇。梁鉴堂亲赴前沿督战,振奋官兵士气。守军顶着日寇猛烈炮火,以简陋的武器顽强抗击。28日,日寇在密集炮火支援下,再次发起猛攻。梁鉴堂整顿第四〇六团残部,将其布防在宋家窑至...
本应是一个军驻守的茹越口,最后,因国军临时抽调兵力,致使只有一个旅的兵力到达战场,结果这个旅从旅长到士兵基本都战死在阵地上。这个旅就是国军33军69师203旅,旅长正是年轻有为,且爱国忠诚的梁鉴堂。梁鉴堂是河北蠡县人,恰逢清末动荡不安的局势,他于1897年来到人世。年少之时就怀揣一颗爱国报国之心,20岁时...
2020年7月26日,朔州市长城学会“守望长城”采风团由小石口出发,沿依稀可辨的墩台走向,到了茹越口。茹越口,位于山西省内长城的雁门关与平型关之间的结合部,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战略地位十分重要。雁门十八隘口之一,是穿越恒山南北,沟通忻州盆地和大同盆地的交通要道之一。出现于唐末,《郡志》有载:“五代唐...
茹越口是唐末开发,明朝构建完成的山西内长城的一部分,也是“雁门十八隘口”之一。我是在伊东忠太的中国纪行中知道的这里,他们抄了“近道中的近道”,从这里翻越铁吉岭南下繁峙。在他的描述里,这块区域除了极端的贫困,也是“关隘与城墙,尚是古长城风貌犹存。”“溪谷两岸,峭壁巉岩,犹斧錾刀削,更有磐石如剑山,盘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