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加强园区管理 (1)分批采摘:若是改成分批的采茶方式,除了能将一部分的卵和若虫都去除以外(春茶采摘后,在五月中下旬进行轻修剪,也能达到清除效果),还能适当减少该虫害的食料。把其营养条件恶化之后,自然就能减缓茶黄蓟马的发生。(2)诱杀:利用茶黄蓟马对黄色的有趋性,可在茶园适当安装高效黄板进行诱杀。
茶树茶黄硬蓟马是蓟马科动物。别名 茶叶蓟马。分布湖北、贵州、云南、广东、广西、台湾等省。形态特征 雌成虫体长0.9mm,体橙黄色。触角暗黄色8节。复眼略突出,暗红色。单眼鲜红色,排列成三角形。前翅橙黄色,窄,近基部具1小浅黄色区,前缘鬃24根,前脉鬃基部4十3根,端鬃3根,其中中部l根,端部2根,...
花生田茶黄硬蓟马,农田害虫,属缨翅目,蓟马科。别名茶叶蓟马。 分布湖北、贵州、云南、广东、广西、台湾等地。寄主花生、茶、草莓、葡萄、芒果等。为害特点 以成、若虫锉吸汁液,主要为害嫩叶,致受害处叶脉两侧现两条或多条纵向排列的红褐色条痕,叶面凸起来,严重时叶背出现一片褐纹,致芽叶萎缩,叶片向内纵...
利用茶黄蓟马对黄色或黄绿色板的趋性.在每667m2茶园中设置黄板15〜20片进行物理诱集黏杀。有喷灌设施的茶园,秋季喷灌可减轻茶黄蓟马为害。 (四)化学防治 加强田间调查,掌握在害虫点片发生阶段或发生高峰出现前结合叶蝉兼治,幼龄茶园5月以后,成龄茶园第五轮芽期须及时防治。
炎炎夏日,高温来袭,正是蓟马肆虐的时候。🌞🌡️ 不仅月季花受害,连荷花也难以幸免。当你的叶子出现类似第一张图片的情况时,别犹豫,这肯定是茶黄蓟马的迹象。🐛 它们在高温下繁殖迅速,一周左右就会让叶子变得畸形,就像第二三张图片展示的那样。更糟糕的是,当叶子严重畸形、缩皱、叶背变灰、叶子变硬时,荷...
茶黄蓟马的成虫形态特征颇为独特。雌虫体长约为0.9毫米,全身呈橙黄色,触角由8节组成,第一节为灰白色,其余几节颜色与体色相近。触角的第三至第五节基部通常较淡,第三和第四节有锥叉状的感觉圈。复眼为暗红色,前翅为橙黄色,靠近基部有淡黄色区域,前缘鬃共有24根,分为多个部分。腹部背片...
茶黄蓟马的防治方法 1、物理防治 利用该虫趋黄趋蓝特性,用黄色和蓝色粘虫板来诱杀成虫。 2、生物防治 合理利用原生天敌,如小黑蛛、八斑球腹蛛、锥腹肖蛸、龟纹瓢虫、斑管巢蛛、大赤螨、捕食螨、红点唇瓢虫、异色瓢虫等。 3、农业防治 (1)冬季清园,保持园区清洁,园内或附近勿种花生、烟叶、葡萄等易受蓟马为害...
在南部茶区,茶黄蓟马的生命周期大约为10到15天,成虫会在叶背叶肉内产卵,孵化后的若虫主要以锉吸嫩叶汁液为食,2龄时期的食量最大。它们的发育阶段中,蛹通常在茶丛的下部或接近地面的枯叶下隐蔽。成虫活跃,善于爬行和短距离飞行。茶黄蓟马的活动规律受天气影响,阴凉和早晚时会在叶面上活动,而在...
茶树茶黄硬蓟马,学名Scirtothrips dorsalis Hood,属于缨翅目、蓟马科,因其别名茶叶蓟马而广为人知。这种昆虫主要分布于湖北、贵州、云南、广东、广西和台湾等茶叶主产区。它们对茶树有着显著的破坏力,特别是对嫩叶的侵害。茶黄硬蓟马以成虫和若虫的形式,通过挫吸茶树汁液的方式为害,这会导致受害叶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