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老街——茶馆巷位于开福区,北起中山西路,南至如意街,为一条曲尺形小巷,因民国时期巷内多茶馆而得名。民国时期,长沙茶馆进入鼎盛时期。1922年长沙有茶馆75家,1926年增至115家,还成立了茶馆业同业公会。茶馆也有了档次,除东南西北四门各有高档次名茶馆一二家外,小巷深处也分布许多茶馆,与大茶馆相比,小...
长沙茶馆巷公馆群位于长沙市开福区通泰街盐道坪社区,包括茶馆巷9号、15号、20号、22号四座民国公馆,该公馆群连缀成片,建筑精美,结构纤巧,具有很高的文化文物价值。发展历史 茶馆巷9号公馆位于长沙市开福区通泰街街道盐道坪社区茶馆巷9号。整座公馆座西朝东,始建于民国时期,两层砖木小青瓦结构,共有房屋11...
现在的茶馆巷因为历史原因已不见茶馆的身影,甚至看不到任何的店铺,成为了纯粹的居民区,静静地隐匿于闹市当中,只有偶尔在巷子里遇到的不可移动文物点似乎还固执地留存着往日的繁华。茶馆巷最为有名的是一幢保存较为完整的民国公馆,目前正在修缮当中。该公馆连缀成片,建筑精美,结构纤巧,具有很高的文物价值。我们...
可如今的茶馆巷仅仅只是居民区,与茶馆一同消失的还有老长沙的饮茶文化。闹,是特色 长沙人饮茶不像川渝讲究功夫技艺,也不像广州专注茶点小吃,更没有杭州西湖饮茶的雅致。如同长沙人性格一样,长沙人饮茶要热闹且丰富,既要名茶又要美食,还要一点方言弹词、评书之类的视听享受。旧时的长沙茶馆,几乎每一家都很热闹...
不过,这条茶馆巷也曾有过短暂的繁华,1995年左右,这条巷子成为长沙有名的“罐子一条街”。基本每家每户都开了小饭馆,因瓦罐汤而闻名,吸引了不少吃货。那时,郭娭毑家也跟上这股热潮,开起饭馆,家里空间较窄,他们将炒锅和灶都摆在巷子里,生意很红火。不过,由于儿子和媳妇都要上班,没有时间管理,饭馆只...
在长沙市开福区通泰街街道盐道坪社区的茶馆巷22号,坐落着一座具有历史底蕴的建筑——茶馆巷22号公馆。这座公馆建于1949年初,坐北朝南,采用的是砖木混合结构,总面积约126.58平方米。据历史记载,它曾属于一位资本家所有,但随着三大改造的进行,房产被上交至长沙市轻工业局,目前有3户居民在此...
茶馆巷22号公馆坐落在长沙市中心的开福区通泰街街道,开福区以其千年古刹开福寺而闻名,是"楚汉名城"和湖湘文化的发祥地之一。公馆所在区域是潮宗街历史风貌区的一部分,这条老巷子南起如意街,北至中山西路,曾是昔日繁华的茶馆集中地。四周环绕的是居民区,建筑多为低矮建筑,增添了浓厚的生活气息...
茶馆巷20号公馆 汤武 摄于2010年 茶馆巷20号公馆,位于开福区茶馆巷,始建于抗战时期。 整座公馆平面呈长方形,原大门朝西,开于北侧,现改为南侧,院内有少许临时建筑。房屋坐东朝西,一层砖木结构,坡屋顶,小青瓦,红砖清水墙,砖缝密实,两进三开间,北面二进为厕所,中间二进为天井,西边临街围墙内侧有门房,门房与...
6月28日,三湘都市报记者获悉,长沙市开福区吉祥巷片区有机更新施工已启动,预计今年年底前基本完成。该片区有机更新中,主要围绕市政配套、历史步道和房屋功能完善进行,还将修缮同仁里、茶馆巷公馆群等历史文物点,改善老城区人居环境并留住长沙历史记忆。 将修缮同仁里、茶馆巷公馆群 开福区吉祥巷片区位于中山亭西南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