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典用量】6~15g。外用适量,煎汤熏洗。 二、茵陈量效临床参考 1.小剂量茵陈入煎剂 3~9g,功在利湿退黄,祛风止痒。治疗病人身如金色,不多语言,四肢无力,好眠卧,口吐黏液:茵陈蒿、白鲜皮各一两。上二味粗捣筛。每服三钱匕,水一盏,煎至六分,去滓,食前温服,日三(...
用量:6~15g。 茵陈又称茵陈蒿、白蒿,性微寒,昧苦、辛,具有清利湿热、利胆退黄的功效,可用于治疗黄疸尿少、暑温、水肿等症状,一般来说,茵陈泡水用6~15g即可,若过量服用,可能会导致肠胃不适,使人出现腹痛、恶心、呕吐等症状,还可能会导致肝胆的损伤,建议在医生指导下用药。 茵陈泡水一天喝几次 2~3次为宜。
茵陈和茵陈蒿汤治疗急性甲型黄疸型肝炎,对血清胆红素和转氨酶重度升高,其降酶和退黄的效果均非常明显;药理试验也证实其具有显著的退黄和降酶作用。1988年代上海甲肝流行时,茵陈蒿汤和茵栀黄(即茵陈蒿汤)注射液在治疗大量病人以及抢救许多重症肝炎病人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茵陈泡水喝的方法及用量 茵陈泡水喝通常可以选取20到30克,加入200毫升的水中来饮用。茵陈泡水的作用是消黄利胆,每次通常可以口服50毫升,可以考虑分几次来服用的。 中药茵陈的功效是可以清热利湿,利胆护胆及有退黄、利尿通淋的作用,主要可以来治疗黄疸,小便不利等;该药物有保护肝功能、解热、抗炎、降压及降血脂的...
中药茵陈的用法主要是内服,又或者是外用,对于不同的病情,用法是会出现差异性的。茵陈性微寒,功效为除湿热、退黄疸,主要是用于治疗新生儿黄疸、湿温、小便不利、肝郁发热以及苔厚或黄腻、心胸憋闷等情况,针对性治疗的效果都是比较好的。使用药物的时候,应该注意药物的量,一般为10~30克,大剂量30~60克,以具体病情...
茵陈,苦,微寒,归脾、胃、肝、胆经。具有清热利湿退黄疸的功效。它的常规用量是10到30克。本身茵陈...
4、对泌尿系统的影响:茵陈水浸液、精制水浸液、挥发油、绿原酸、咖啡酸与6,7-甲氧基香豆素均有不同程度的利尿作用。 5、此外,茵陈尚有解热、抗肿瘤、平喘作用。 相关论述 1、《本草经疏》:“茵陈,其主风湿寒热,邪气热结,黄疸,通身发黄,小便不利及头热,皆湿热在阳明、太阴所生病也。苦寒能...
花茵陈照高效液相色谱法(附录VID)测定。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 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乙腈-水(20:8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345nm。理论板数按滨蒿内酯峰计算应不低于2000。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取滨蒿内酯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加甲醇制成每1ml含20μg的溶液,即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