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罗山茅竹岭,因种植茅竹而得名,位于龙湾区瑶溪街道白楼下村。岭不高,海拔不过100米,是大罗山的余脉,却像一条腾跃的苍龙,一直延伸到瓯江。茅竹岭古道始建于南宋末年,全长500米,路面宽2米左右。是古代永强去往温州的陆上主通道,更是一条历经沧桑的千年古道!在白楼下村茅竹岭古道入口处,有两座金碧辉煌...
茅竹岭古道位于瑶溪镇白楼下村西状元镇茅竹桥东面,海拔高约100米,因过去岭多植茅竹,故名。据清光绪《永嘉县志》载,茅竹岭又名丁公岭,宋代八行丁廉夫所居,有禅寺。康熙初年筑城驻防。是温州海防基地。岭径条石板结构,是永嘉场通往温州城内主要通道。人文历史 岭(路)由白楼下太阴宫门前张老祠宫丁仙岭...
如今,茅竹岭再也没有昔日路人的喧哗和小贩的吆喝,只有古道默默地见证着历史的沧桑,静静地诉说那曾经的繁华喧嚣。
茅竹岭,因种植茅竹而得名,位于龙湾区瑶溪街道的白楼下村,这是一条有着丰厚人文古迹的山岭,据清光绪《永嘉县志》载:“茅竹岭又名丁公岭,以八行丁廉夫所居”。早在北宋皇佑年间(1049~1054),人称皇佑三先生之一的丁昌期、丁廉夫父子寓居茅竹岭,构筑“醉经堂”,聚徒讲学,后演变为茅川私塾,为龙湾区内最早的教育场...
茅竹岭古道是温州十大古道之一,位于龙湾区状元街道与瑶溪街道分界的大罗山北端,北临瓯江,南望前岩山,东通永强白楼下村,西达状元茅竹桥自然村。春风和煦之时,登临古道,别有一番赏景怀古之美味。 因温州城区乘坐公交车的 “茅竹岭” 站头离茅竹岭西岭脚很远,“白楼下” 站头离茅竹岭东岭脚很近,所以根据游兴浓淡的...
茅竹岭古道横穿大罗山,是一条东西走向,条石板铺就的古驿道,也是永嘉盐场通往温州城内的主要通道,建于唐天宝元年(742)。 温州网讯 茅竹岭古道横穿大罗山,是一条东西走向,条石板铺就的古驿道,也是永嘉盐场通往温州城内的主要通道,建于唐天宝元年(742)。
茅竹岭古道始建于南宋末年,西从状元街道茅竹岭隧道西出入口边侧上山,东至瑶溪街道白楼下太阴宫门前张老祠宫,海拔高约100米,全长近500米,古时因山上遍地种植茅竹而得名,是大罗山余脉。 古道每阶用雕刻着花纹、绳纹、云纹防滑图案的条石三根或四 - 小苗芽(茱萸草)于2
走古道,忆乡愁,最能舒发人的情怀。今天的主题从茅竹岭开始,经过马鞍岭、拜佛尖、善圣寺、美人尖、响动岩、驻云亭、最后从皇岙岭下来。全程11公里,这是大罗山北部一条经典的人文路线。茅竹岭古道位于龙湾区瑶溪街道白楼下村,入口处有一座二圣观。这些信息牌还是前几天我和陈善会长带着几位工人刚刚安装的,包括...
茅竹岭古道20180214。据清光绪《永嘉县志》载:茅竹岭又名丁公岭,宋代八行丁廉夫所居,有禅寺。茅竹岭,依山濒江(大罗山、瓯江),茅竹岭位于马鞍岭北、瓯江南岸、象巨大的屏障,又蜿蜒而向东北,成为苍龙奔腾苑伏瓯江之滨。康熙初年筑城驻防,是温 - 柱柱于20230813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