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立础 ,浙江镇海人,桥梁结构工程与桥梁抗震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 同济大学桥梁工程学科学术带头人 。 1951年范立础进入上海交通大学土木工程系学习;1952年转入同济大学路桥系桥梁与隧道工程专业;1955年从同济大学本科毕业后留校任教,先后担任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博士生导师;1978年至1982年担任同济大学路桥系教研室...
“范立础院士最让人佩服的一点,就是他有一种学术预见力。他的研究总是超前的,他的很多学术判断和主张,总能在后来被印证。”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副院长李建中教授告诉记者,进入本世纪后,范立础一方面继续从事桥梁抗震研究,另一方面,洞察到国际工程界的最新发展趋势,他前瞻性地提出建设四台线状振动台组的设想,并历经从...
“这一大科学装置将为桥梁工程、房屋和空间结构工程、地下结构工程和生命线工程提供一个世界领先的振动和地震模拟实验平台,为广泛领域内的振动和抗震试验研究提供一个强有力的支撑。”李建中介绍,作为学生,他懂得老师的心。身兼同济大学多功能振动台实验室主任的他记得,振动台设计时,每一步,老先生都亲身参与。 2008...
《院士之路系列传记文学丛书:范立础传》是2011年宁波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刘琼。内容简介 范立础(1933.6.8 -)桥梁结构工程与桥梁抗震专家。出生于上海市,原籍浙江镇海县人。1955年毕业于同济大学。曾任同济大学原结构工程学院院长(1987-1997)。现任土木工程防灾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常务副主任(1997-)。...
“先生年纪虽长,童心依旧,最喜欢收集各种卡通玩具,家里小火车模型、各种玩具玩偶摆了不少,”他的学生和助手,同济大学桥梁抗震研究室主任李建中教授说,上次自己去美国出差,专门给先生带了个米老鼠玩具,他很喜欢。 生活中、与学生的交流中,这份蕴藏在童心下的善与美,令更多后辈铭记。
桥梁如飞虹般跨越大江大海,我国无数大跨度桥梁的抗震设计,都和一个宁波籍院士的名字相连。他就是中国工程院院士、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教授范立础,被称为“彩虹的脊梁”。 5日,宁波市科技科协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范立础3日因病医治无效去世,享年83岁。科协代表家乡人民发去了吊唁。
1933年6月8日,范立础出生于上海,1955年毕业于同济大学。1976年,范立础的老师给他布置了一个课题:“研究桥梁抗震技术”。没想到,这样一个领域,范立础一干就是几十年,成了他终身研究的课题。 桥梁抗震,指的是桥梁结构抗震。目前,我国已建成了百余座各种类型的斜拉桥,成为世界上建造斜拉桥最多的国家之一。桥梁裸露...
卢耀如、王景全、秦顺全、杨贤金、裴钢、王志伟、马锦明、姜富明、江波、吴志强、吕培明、顾祥林、王建云、李永盛、陈小龙、陈以一、刘自明、吴刚等院士专家、领导参加了范立础院士的遗体告别仪式。同济大学党委常务副书记方守恩主持遗体告别仪式。范立...
工程被他扣上抗震“安全带”,他是我国桥梁抗震事业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他学术预见力惊人,推动同济大学多功能振动台实验室建设,使之成为世界上规模最大、实验能力最强的振动台实验系统之一;他桃李满园,许多学生成为我国桥梁建设和设计领域的领军人物和技术骨干……他就是中国共产党党员、中国工程院院士、同济大学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