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两天的会谈中,朱老总向范石生说明了目前起义军的困境,并表明了自己希望将起义军继续壮大,最终与毛泽东领导的秋收起义部队进行会师的战略意图。范石生听后并没有一丝犹豫,立即表示支持。范石生不仅为起义军提供了大量的物资和武器,还调派了一些经验丰富的军官,帮助朱老总进行战术训练,使得朱老总部队的战斗力有了显著...
1928年的除夕刚过,范石生就收到了蒋介石的密令,内容是朱德伪装藏在滇军中的事已经暴露,蒋介石命令范石生立即逮捕朱德。读完来信之后,范石生一脸不屑将信件甩在案上,对蒋介石充满蔑视的范石生,根本不会遵从蒋介石的命令。为了保护朱德的安全,范石生认真思考了对策,根据目前的斗争形势,范石生认为公开反蒋旗帜的时机还...
就在这危急时刻,范石生派出老同学敬镕四处寻找朱德的下落。朱德得知范石生在郴州的消息后,立即写信求助。范石生收到信后欣喜若狂,迅速回信表示愿意相助。在回信中,范石生言辞恳切,既表达了对朱德的敬佩之情,也表明了自己对革命的支持。他也深知帮助共产党军队并非易事。为了打消部下的顾虑,范石生在信末巧妙地提议...
范石生(1887—1939),云南省玉溪市峨山县小街镇人,范石生的父亲范宗浚、伯父范宗濂、祖父范彤轩、曾祖父范皑都以教书为业,其中范宗浚中过举人,一家都是学识渊博的读书人。由于范家世代行医所以家境在当地还算殷实,可是由于是范石生庶子,所以不得父亲宠爱,只能一边读书一边跟随伯父学习中医。1903年,16岁的...
事后查明,老中医名叫范石生,两个凶手竟是他结义兄弟的儿子。提起老中医的名字很多人没有印象,他曾是滇军名将,在军阀多如牛毛的年代,他如流星一闪而过。虽不为普通人熟知,却在历史上留下过深刻印记。孙中山曾亲自授予他上将军衔,他与朱德是结义兄弟,对革命事业有过极大的帮助。1949年4月23日,在中南海...
1909年4月,年仅22岁的朱德来到云南昆明,报考云南陆军讲武堂,半年以后,他被顺利录取,进入丙班步兵科,在这座近代著名的军事学府,朱德和日后叱咤风云的滇籍将领朱培德、范石生、杨池生等人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其中与朱德交情最深的当属范石生。1887年,范石生出生于云南河西小街乡,在讲武堂学习时,他经朱德介绍,...
范石生在同一年,被中山先生任命为北伐先遣司令。第二年,朱德出国寻求革命真理。范石生则升任第2军军长。1923年,因为击退陈炯明叛乱,保护中山先生有功,范石生晋升为上将,这在讲武堂同期毕业生中是非常罕见的。范石生在滇军中吃香,到了北伐军,仍旧是备受瞩目。范石生以出色的军事才华受到赏识,中山先生夸赞他:“军...
范石生出生在玉溪一个传统的书香世家,时逢清末,科举制度被废除,他在玉溪籍留日士官生李鸿祥的指引下,投笔从戎,考入云南陆军讲武堂,得以结识蔡锷、朱德等一群心忧天下、勇于献身的师友,紧接着又参加了辛亥革命、护国运动、护法运动、北伐战争……在广东,他成了...
关于凶手有两种说法。一种是范将军朋友之子行刺,这是民国官方的说法。另一种是得罪了蒋,引火烧身,先是被降为少将,后被蒋派人刺杀。而笔者认为,蒋氏应当没有那么小肚鸡肠。范既然已退出了军界,成了庶民,应不至于有杀身之祸。总之,范石生上将对革命的功劳不小,对兄弟愿两肋插刀。(注:明天接着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