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仁苴却砚是一个砚台,集石品与雕刻艺术为一体。简介 永仁苴却砚是绽放在滇蜀之地的一朵奇花,因砚石产于苴却(旧时属云南省永仁县,今划归四川攀枝花市管辖)而得名。它以其细润适用著称,以石品、纹眼、色泽丰富见长,集中国四大名砚——端砚之石眼、歙砚之标、澄泥砚之细、洮砚之纹的特点于一体。在我国制...
苴却砚多有深雕、镂空、浅雕 薄意、减地等技法 那独特的“眼膘线纹” 藏着苴却砚的发展历史褶皱 苴却砚的石料(苴却石) 产于金沙江沿岸的悬崖峭壁之中 作为苴却石的主产地之一 攀枝花仁和区也被誉为 “中国苴却砚之乡” 仁和区还有一座中国苴...
“苴却砚”的读音中,“苴却”二字较为特殊,其正确发音为zuǒ què。 苴字:在现代汉语中,“苴”字常被误读为jū,但在此处应读作zuǒ,这是地名的古称,来源于彝音的汉译,特指中国西南攀西大裂谷金沙江沿岸的某一地区。 却字:而“却”字则读作què,无特殊发音。 砚字:而“砚”字读作yàn,是文房四宝...
苴却砚石是产于四川省攀枝花市金沙江畔(原地名苴却县)的砚石。砚石历史 早在清咸丰年间(1851~1861)就负盛名。清宜统二年(1910年)用其制作的两方石砚,曾享誉国际巴拿马赛会。其岩性与端砚石类同,为绢云母泥质板岩,且更以拥有众多的嫩绿的“玉石眼”为贵,眼中有时还可见有金环彩晕,故深得砚石鉴赏...
苴却砚制作技艺,中国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永仁县传统技艺,云南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得名由来 苴却砚因石材产于永仁县古地名苴却而得名。每一个砚台,都是一个集石品与雕刻艺术为一体的珍品。它以其细润适用著称,以石品、纹眼、色泽丰富见长,集中国四大名砚——端砚之石眼、歙砚之标、澄泥砚之细、...
因在苴却砚开发中做出的贡献,被评为“青年致富带头人”,2013年度云南工艺美术行业协会“十大领军人物“、获得了第三届“云南青年创业省长提名奖”、 “云南省百名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突出人才”。 云南省工艺美术大师 云南省高级工艺美术师 2013年度云南省工艺美术行业十大领军人物 创先争优青年创业先锋模范暨首届楚雄...
攀枝花小众博物馆,苴却砚博物馆✨ 苴却砚是攀枝花的一张名片,而 中国苴却砚博物馆 则是我国唯一一个 林琛Live 1.5w 为了这个露天阳台,来了一次攀枝花。 爱旅游的小英吖 501 攀枝花中国苴却砚博物馆 wherrlich 395 这是仁和 溪流中的鱼 1.2w 查看更多 用户点评(9)查看全部 4.4/5分 好...
苴却砚,也叫攀枝花苴却砚,是中国名砚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它的石材产自中国西南的攀西大裂谷金沙江沿岸,具体位置在四川省攀枝花市仁和区的平地镇和大龙潭乡。这里古称“苴却”,因此得名苴却砚。苴却砚以其丰富的色彩和独特的纹理而闻名于世,被誉为“中国彩砚”。它的石质致密细腻,莹洁滋润,发墨如油,存墨不...
中国苴却砚博物馆项目总投资3200万元,位于攀枝花市仁和区,南侧紧邻仁和区渡仁西线路歇桥,东北侧紧邻攀枝花大道,西侧紧邻大河景观。规划占地面积为4794.9平方米,建筑面积4482.77平方米。自2014年6月开工建设,2015年3月建成并投入使用。 博物馆以苴却砚台外观造型设计,是大河流域的一个标志性艺术品建筑。分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