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英荷战争?相关知识点: 试题来源: 解析 展开全部 1652~1674年的英荷战争发生于十七世纪中下叶,历时二十余年的英荷战争,是新兴的殖民主义国家——英国与独占海上霸权而且“海上马车夫”——荷兰之间的海上争霸战。荷兰不敌英国,英国成为海上新霸王。这次大海战,也把海上霸权斗争推向了一个新阶段。 17世纪起,...
第三次英荷战争:荷兰人虽胜犹败。 英王查理二世为了报第二次英荷战争战败之耻,在1672年与被称为“太阳王”的法国国王路易十四联合,海陆并进,一起进攻荷兰。 在陆地上,法国陆军凭借德·沃邦的新式攻城术,一路攻城拔寨,很快就占领60%以上的荷兰领土,震动欧洲。荷兰人不得不决堤制造洪水,阻挡法军前进,暂时保住了...
《第三次英荷战争》带来的连锁反应并未能扭转台湾郑氏集团在贸易领域的衰退局面。东印度公司此前每年都会派遣不少于7艘商船前往长崎,然而自1671年起,这一数字缩减至5艘。驻扎基隆的军队原本依赖劫掠维持生计,却始终未能等到再次行动的机会。最终,英国方面也认为台湾缺乏战略价值,终止了与东宁府之间本就有限的合作关...
第一次英荷战争主要在两个地区交战,一个是多弗尔海峡;一个是地中海。英国深知荷兰靠外贸生存,所以想尽办法打击荷兰海上航线,荷兰虽然出动军舰护航,但是双方不分伯仲无法短期内定胜负,拖下去荷兰扛不住了。英国封锁荷兰海上贸易路线,导致荷兰贸易量大跌经济出问题,虽然荷兰在这两个海域战胜了英国,但荷兰知道这并...
英荷战争(Anglo-Dutch Wars)是17世纪至18世纪初,英国与荷兰之间发生的一系列军事冲突。这些战争不仅是两国海上霸权的直接对抗,也是资本主义发展、殖民扩张及国际贸易格局变迁的重要历史节点。本文将深入探讨英荷战争的背景、主要事件、影响及其在世界历史中的地位。一、背景 1.1 荷兰的崛起 16世纪末,荷兰通过八十年...
2、三次英荷战争,英国取代荷兰成为霸主 英国的经济虽然有了很大发展,但是跟荷兰之间却出现了一个大的时间差,也就是说英国的发展比荷兰慢了一拍。17世纪的时候,荷兰的贸易投资超过英国的15倍,荷兰的商船超过英国10倍。荷兰在转口贸易中,控制了欧洲和东印度地区的商品,荷兰的商船,装满了货物,在世界各地来回...
一系列行为让荷兰与英国长期的贸易矛盾彻底激化,即使荷兰方面尽力希望阻止战争,但英国仍然与1652年正式宣战,第一次英荷战争就此爆发。 荷兰海军与英国海军在广袤的大洋上派兵列阵,无数军舰组成的大舰队在海上展开旷日持久的厮杀。 ▲英荷舰队交战 1652年-1674年,英荷双方进行三次大规模战争。即使荷兰在战争中占优势,...
可以说,第一次英荷战争是一场关于海上权益与国力之争的重大冲突,虽然荷兰在短期内承受了惨痛的战败,但并未动摇其海上霸主地位的根基。相反,此次冲突的根本原因并没有得到彻底解决,新的竞争关系及其潜在的对抗始终在两国之间酝酿。在历史的长河中,双方之间的较量,注定会响起更多的回响,成为后续海上帝国崛起与蜕变...
早期英国的崛起,深深烙印着海洋的印记,海军力量与海上战争尤为关键。为扩张权势,英国与强敌展开了激烈较量,其中与荷兰长达一个多世纪的四次英荷战争,无疑是权力游戏中最为人瞩目的恩怨篇章。在英国国力历经波折、起伏不定的浪潮中,其地位实则已受损,沦为欧洲二流,饱受列强轻视。但清教革命与资产阶级革命的洗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