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山夼旁的灵山之所以更名为英灵山,原因即在于胶东革命烈士陵园的修建。对此,《栖霞县志•大事记》明确记载道:“ 1945年5月1日,胶东(革命)烈士陵园在牙山东麓之灵山破土动工,至1947年竣工。由此灵山更名为英灵山。”(注:烈士陵园修建之际,桃村片区属于1945年初设立的牙前县管辖,1950年,牙前县撤销)灵山...
胶东革命烈士陵园,国家3A级旅游景区,共占地760亩,纪念建筑物303处,坐落在被称为胶东屋脊的栖霞县牙山前怀的英灵山上,是中国共产党组织人民群众建成最早、纪念抗战烈士最多、占地面积最大的抗战烈士陵园。英灵山前麓烈士纪念堂内,珍藏着一百三十多件革命文物,并以专刊形式简介了胶东抗日战争历程及十余位胶东著名...
陵园内共有三百多处纪念建筑物,是胶东人民为纪念抗日战争牺牲的烈士而修建的。从纪念堂后面拾级而上,历经八百多级台阶直达英灵山顶峰,呈六角形的高耸入云的胶东抗日烈士纪念塔矗立在那里。塔高二十一米,由麻眼大理石砌成,正面刻着“胶东抗日烈士纪念塔”九个遒劲的大字,周围刻有五千七百一十六位烈士的英名录。环绕塔...
通过连环画等形式,这里生动展现了胶东抗日战争的历程和十几位著名烈士的事迹,如理淇、林江、于克恭、王文等人的英雄事迹。英灵山烈士陵园内安息着3000多名烈士,其中包括胶东党政军抗战时期的领导者和诸多战斗英雄,如任常伦、王克山、王彩春等,他们的英勇精神永垂不朽。松柏与花草的装点,使得这片陵园更...
英灵山烈士塔是1947年纪念堂西侧建造一座石塔,塔呈五面锥体。高5米,底部周长4,1米。英灵山烈士塔 1947年纪念堂西侧建造一座石塔,塔呈五面锥体。高5米,底部周长4,1米。塔上镌记胶东党政军民等94个单位捐助数目,计北海币1461329元,粮食1268.5公斤,土木工22989个,骡马2922匹。烟台抗日烈士碑 1946年10...
胶东革命烈士陵园,一个国家3A级旅游景区,占地760亩,拥有303处纪念建筑物。它坐落在被称为“胶东屋脊”的栖霞县牙山前怀的英灵山上,是中国共产党最早组织人民群众建成的抗战烈士陵园,也是纪念抗战烈士最多、占地面积最大的地方。在英灵山前麓的烈士纪念堂里,珍藏着超过130件革命文物,详细介绍了胶东抗日战争的历史和十...
瞰中国·红色中国|浩气长存英灵山 英灵山是一组由纪念堂、纪念塔以及烈士墓、碑、亭组成的建筑群。胶东人民为安葬在抗日战争中光荣殉国的烈士忠骨,用时两年多建成了这座规模宏大的烈士陵园。制片人:马宝军 策划:杜屹然 编导:王琳 航拍:范长国 栾钦程 潘光宇 新媒体编辑:陶霖 别培辉 孙鑫晶 监制:赵晓燕...
桃村英灵山革命烈士陵园位于烟台栖霞东之牙山前,是胶东人民为纪念抗日战争时期牺牲英烈,于1945年修建的一组由纪念堂、纪念塔、群雕、铜像及烈士墓、碑、亭等建筑群组成的大型烈士陵园。陵园构造 整个陵园依山而建,雄伟壮观,有各种建筑物300多处,英灵山前麓,气势恢宏的烈士纪念堂内,珍藏着130多件革命文物,有...
、马石山(乳山地界)等亦可辨认。十余里外的桃村镇驻地,更是就在眼边。再加上身后如屏耸立的牙山主峰,就形胜视野而言,“老崮顶”较之“英灵山”似乎更胜一筹。它当初成为选址备选,也就不难理解了。以上的壮观场景,单纯用文字描述难以直观展现,下面还有一段在山上拍到的视频,大家可以更好地感受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