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马豆,中药名。为豆科植物苦马豆Sphaerophysa salsula (Pall.) DC.的果实或枝叶。分布于东北、华北、西北及河南等地。具有利尿,消肿之功效。常用于水肿,小便不利,臌胀。入药部位 果实或枝叶。性味 味微苦,性平,小毒。功效 利尿,消肿。主治 水肿,小便不利,臌胀。相关配伍 治心性、肾性水肿:苦马豆干...
苦马豆 Kǔ Mǎ Dòu 别名羊尿泡、马皮泡、红苦豆子、羊卵泡、尿泡草、羊卵蛋、铃当草 功效作用利尿,消肿。用于肾炎水肿,慢性肝炎,肝硬化腹水,血管神经性水肿。 英文名 始载于 毒性小毒 归经 药性平 药味苦 【拼音名】 Kǔ Mǎ Dòu 【别名】 羊尿泡、马皮泡、红苦豆子、羊卵泡、尿泡草、羊卵蛋...
苦马豆是正式中名,这个名称来源于《救荒本草》;别名很多,在《植物名实图考》中记载为羊尿泡;在山西叫泡泡豆、鸦食花;在宁夏叫红花土豆子;在内蒙古叫爆竹花、红苦豆、洪呼图-额布斯;在新疆叫苦黑子、红花苦豆子、羊吹泡;别名还有羊卵泡、马尿泡、尿泡草等等;在植物分类学中属于豆科苦马豆属半灌木...
病情分析:苦马豆,又称苦参豆,是一种具有多种药用价值的植物。其主要功效与作用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抗菌消炎:苦马豆中的某些成分具有显著的抑菌和抗炎作用,能够有效对抗多种致病菌和炎症反应。研究发现,它对于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等常见细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2.驱虫止痒:苦马豆具有一定的驱虫作用,特别是在...
苦马豆属(学名:Sphaerophysa DC)是豆科苦马豆属植物,小灌木或多年生草本,无毛或被灰白色毛。奇数羽状复叶;托叶小;小叶3至多数,全缘,无小托叶。总状花序腋生;花萼具5齿,萼齿近等大或上边2齿靠拢;花冠红色,旗瓣圆形,边缘反折,露出里面,翼瓣镰状长圆形,龙骨瓣先端内弯而钝;雄蕊二体,花药同形;...
🌿清热燥湿苦马豆在中医里可是个宝贝,性味苦寒,能够深入胃经和大肠经。它可是清热燥湿、止痛杀虫的高手!特别是在夏天,湿热容易引发泻痢、胃热胃痛等不适。这个时候,苦马豆就派上用场啦!它能显著缓解这些不适,帮助身体恢复健康状态,真的是为身体筑起了一道坚实的防线哦!🐛止痛杀虫...
苦马豆为豆科植物苦马豆Sphaerophysa salsula (Pall.) DC.的果实或枝叶。秋季采收,晒干。主产于陕西、甘肃、河北等地。 中药名称苦马豆 中药学名(拉丁名)FRUCTUS SEU RAMULUS ET FOLIUM SWAINSONIAE SALSULAE 别 名羊尿泡、马尿泡、羊卵泡 所属功效类利水渗湿药 ...
苦马豆民勤群体是豆科苦马豆属的植物。多年生草本,茎灰白色,单轴分枝,茎直立,有棱条,多分枝,奇数羽状复叶互生,长8-15㎝,托叶披针形,生命周期短,性成熟期1-2年生,果期7-8月,原产于中国东北、华北及西北等地。主要特性 抗逆;其他 主要用途 药用;其他 生活习性 气候带:温带 生长习性:喜光;...
苦马豆是豆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苦马豆的种子或枝叶。 苦马豆全株有毒,被牛马采食之后,容易中毒导致步履蹒跚,甚至倒地昏迷,如醉酒状,故又称醉马草。其同科相近植物,变异黄芪和小花棘豆,亦皆有毒,在牧区通常也被混称为醉马草。 苦马豆多分布于我国北方,西北大草原尤其多见。草原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