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木,中药名。为苦木科植物苦木的干燥枝及叶,夏、秋二季采收,干燥。性味苦寒;有小毒。具有清热,祛湿,解毒之功效,用于风热感冒,咽喉肿痛,腹泻下痢,湿疹,疮疖,毒蛇咬伤。功能 清热解毒,燥湿杀虫。主治 上呼吸道感染,肺炎,急性胃肠炎,痢疾,胆道感染,疮疖,疥癣,湿疹,水火烫伤,毒蛇咬伤。药材性状 ...
1,11,12,14,15-五羟基苦木-3-烯-2,16-二酮 137359-82-1 标准品 分析纯AR 成都超九八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5年 查看详情 ¥105.00/千克 陕西西安 苦木提取物 10:1水溶性苦木/土樗子/苦胆木粉 比例萃取 现货直供 TLC 溶于水 陕西瑞昌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5年 查看详情 ¥75.00/千克 陕西西安 提取物苦木...
苦木药材性状:枝呈圆柱形,长短不一,直径0.5~2cm;表面灰绿色或棕绿色,有细密的纵纹及多数点状皮孔;质脆,易折断,断面不平整,淡黄色,嫩枝色较浅且髓部较大。叶为单数羽状复叶,易脱落;小叶卵状长椭圆形或卵状披针形,近无柄,长4~16cm,宽1.5~6cm;先端锐尖,基部偏斜或稍圆,边缘具纯...
1、复方苦木消炎片 药物组成:苦木、穿心莲。 功能与主治:清热解毒,燥湿止痢。用于细菌性痢疾,急性肠炎及各种急性感染性疾患。 2、妇炎平胶囊 药物组成:苦参、蛇床子、苦木、珍珠层粉、冰片、盐酸小檗碱、枯矾、薄荷脑、硼酸。 功能与主治:清热解毒,燥湿止带,杀虫止痒。用于湿热下注...
中国苦木(Picrasma chinensis P. Y. Chen),苦木科苦木属植物。乔木,高可达15米。产广西、云南、西藏等省区。生于山地疏林或密林中,海拔600-1400米。列入《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高等植物卷》——近危(NT)。形态特征 乔木,高可达15米;嫩枝黄绿色,无毛,老枝紫红色,有灰白色皮孔。叶互生,奇数羽状...
苦木科(学名:Simaroubaceae)是双子叶植物纲,无患子目的一科。乔木或灌木,树皮有苦味。羽状复叶互生。花单性或杂性,整齐,花小,组成圆锥或穗状花序;萼片3~5;花瓣3~5;雄蕊与花瓣同数或其2倍;子房上位。核果、蒴果或翅果。简介 乔木或灌木,树皮有时极苦。叶互生,稀对生,羽状复叶,稀仅一叶。无...
苦木是指一种中草药药材,属于苦木科植物,即刺棘类苦木属植物,又名苦楝树或毛苦木,祖先是毛苦木。 【别名】 苦木,毛苦木,苦楝树,苦楝木,苦楝子,枝干等。 【生长分布】 苦木主要分布在我国西南山区,包括贵州、四川、广西等地,可以在林木中发现苦木。 【形态特征】 ...
②治菌痢:苦木茎枝9~15克。研粉,分3~4次吞服。(《浙江药用植物志》) ③治局部化脓性感染和预防外伤感染:苦木500克,粉碎过120目筛,与凡士林500克制成软膏。化脓处先用苦木水洗净,外敷,每日1~2次。[《中草药通讯》1977,(9)28] ④治疮疖,体癣,湿疹:苦木树茎适量,水煎外洗。(《广西本草选编》)...
苦木为苦木科植物苦木Picrasma quassioides(D.Don)Benn.的干燥枝和叶。夏、秋二季采收,干燥。 苦木 【性状】本品枝呈圆柱形,长短不一,直径0.5~2cm;表面灰绿色或棕绿色,有细密的纵纹和多数点状皮孔;质脆,易折断,断面不平整,淡黄色,嫩枝色较浅且髓部较大。叶为单数羽状复叶,易脱落;小叶卵状长椭圆形或卵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