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称:苦散 别名:戊己丸(《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吴直阁诸家名方》卷六)、吴茱萸丸(《鸡峰普济方》卷十四)。 处方:吴茱萸黄连白芍药(俱锉如豆,同炒赤)各150克 制法:上药研末,煮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脾经受湿,泄痢不止,米谷不化。
苦散 A+医学百科>> 苦散 【别名】戊己丸(《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吴直阁诸家名方》卷六)、吴茱萸丸(《鸡峰普济方》卷十四)。 【处方】吴茱萸黄连白芍药(俱锉如豆,同炒赤)各150克 【制法】 上药研末,煮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效与作用】 治脾经受湿,泄痢不止,米谷不化。
苦散的功效与作用及主治 小儿脾受湿,泄痢不止,米谷不化;亦治疳气下痢。 苦散用量用法 上为末,煮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空心浓米饮送下,一日三次。未知加。或散二钱,水一盏,煎七分,和滓温服。 苦散禁忌 忌生冷、油腻。 《幼幼新书》卷二十六引《养生必用》。
苦散 ( kusan ) 别名:戊己丸,吴茱萸丸 苦散《幼幼新书》 主治:治脾经受湿,泄痢不止,米谷不化。 处方:吴茱萸黄连白芍药(俱锉如豆,同炒赤)各150克 制备方法:上药研末,煮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用法用量:每次20丸,空腹用浓米饮送下,一日三次。未知酌加。或研末为散,每次6克,用水150毫升,煎100毫升,...
苦散的功效与作用 医生回答: 苦散可以起到健脾除湿的作用,对于脾胃湿热引起的症状能够起到调理的作用,可以改善出现的食欲下降以及恶心的症状,并且也可以改善出现的腹泻。药物一般需要通过煎汤熬制的方式服用,具体的用药剂量要根据病情的轻重程度决定。在调理的过程中需要多吃一些清淡易消化的食物。
苦散條目介紹中藥苦散的功效與作用,苦散的配方製法,苦散的用法用量等。【別名】 戊己丸(《太平惠民和劑局方·吳直閣諸家名方》卷六)、吳茱萸丸(《雞峰普濟方》卷十四)。 【處方】 吳茱萸 黃連 白芍...
首页/方剂/ 苦散 组成吴茱萸黄连白芍药(俱锉如豆,同炒赤)各150克 制备 上药研末,煮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用法每次20丸,空腹用浓米饮送下,一日三次。未知酌加。或研末为散,每次6克[方剂汇www.fane8.com],用水150毫升,煎100毫升,和滓温服。
苦散;出处:《幼幼新书》卷二十六引《养生必用》。;功效:小儿脾受湿,泄痢不止,米谷不化;亦治疳气下痢。
清凉救苦散,药品,主治一切天行时疫,头、面、耳、目、鼻、腮、颈、项红黄或有脓。清凉救苦散 【药物组成】甘石。【处方来源】《内外科百病验方大全》。【制备方法】放在银罐内,烧极红收汁,约9次,以甘石酥为度,晒干,研细。【用法用量】治口碎,加冰片5分点眼;治下疳,加珍珠少许,生肌长肉;有热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