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材名称:苦壶卢 别名:苦匏、蒲卢、苦瓠、约壶、约腹壶、苦瓠娄、亚腰壶卢、长柄茶壶卢、药壶卢、细颈葫芦、长柄葫芦、金葫芦、京葫芦、小葫芦 采收加工:秋季采取已成熟但外皮尚未木质化的果实,去皮用。 药用部位:果实 产地:全国 科:葫芦科 原植物:苦葫芦(小葫芦) 植物情况:一...
名称 苦匏(《国语》),蒲卢(《礼记》),苦瓠(《本经》),约壶、约腹壶(《广志》),苦瓠娄(《唐本草》),亚腰壶卢(《简便单方》),长柄茶壶卢(《濒湖集简方》),药壶卢(《纲目》),细颈葫芦、长柄葫芦(《本经逢原》),金葫芦(《药材资料汇编》),京葫芦、小葫芦(《江苏植药志》)。
苦壶卢子,中药名。为葫芦科植物小葫芦Lagenaria siceraria (Molina) Standl. var.microcarpa (Naud.) Hara的种子。中国各地均有栽培。具有利水,通窍,杀虫,解毒之功效。常用于小便不利,水肿,鼻塞、鼻息肉、龋齿、聤耳,疥癣。入药部位 种子。性味 味苦,性寒。归经 归肺、脾、肾经。功效 利水,通窍,杀虫...
病情分析:苦壶卢是可以食用的,但需要经过适当的处理以去除其中的毒性成分。苦壶卢含有一种叫做葫芦素的化合物,这种物质在一定浓度下可能对人体有毒。 1.苦壶卢中的葫芦素是一种苦味的三萜类化合物,这种物质会刺激消化道,引发恶心、呕吐等症状。在严重的情况下,可能导致腹泻和脱水。 2.处理方法包括剖开苦壶卢后...
药材名称苦壶卢 拼音Kǔ Hú Lú 英文名fruit of Bitter Bottle Gourd 别名苦匏、蒲卢、苦瓠、约壶、约腹壶、苦瓠娄、亚腰壶卢、长柄茶壶卢、药壶卢、细颈葫芦、长柄葫芦、金葫芦、京葫芦、小葫芦。 出处出自《本草纲目》。 《唐本草》:苦瓠,服之过分,令人吐利不止者,宜以黍穰灰汁解之。
苦壶卢子,中药名,来源于葫芦科植物小葫芦的种子,其种子被广泛栽培于我国各地。这种种子具有显著的利水、通窍、杀虫和解毒功效,常被用于治疗小便不利、水肿、鼻塞、鼻息肉、龋齿、褤耳以及疥癣等病症。此外,苦壶卢子还有苦瓠子、苦葫芦子等别名,属于植物界的被子植物门、双子叶植物纲、葫芦目和葫芦科。在秋季...
苦壶卢 【出处】 出自《本草纲目》。 【拼音名】Kǔ Hú Lú 【英文名】fruit of Bitter Bottle Gourd 【别名】苦匏、蒲卢、苦瓠、约壶、约腹壶、苦瓠娄、亚腰壶卢、长柄茶壶卢、药壶卢、细颈葫芦、长柄葫芦、金葫芦、京葫芦、小葫芦。 【来源】...
苦壶卢花,中药名。为葫芦科植物小葫芦Lagenaria siceraria (Molina) Standl. var.microcarpa (Naud.) Hara的花。中国各地均有栽培。具有散结,拔毒,敛疮之功效。常用于鼠瘘。入药部位 花。性味 味苦,性寒。归经 归心、肝经。功效 散结,拔毒,敛疮。主治 鼠瘘。相关配伍 治鼠瘘:苦壶卢花曝干,捣罗为末,...
病情分析:苦壶卢是一种常见的传统草药,但其使用过程中存在潜在的健康风险。苦壶卢中含有一定量的吡咯里西啶生物碱,这种化合物可能导致肝脏损伤。研究表明,长期或大量摄入这种生物碱可能会引发严重的肝损伤甚至肝癌。动物实验显示高剂量的苦壶卢提取物会影响肝细胞再生和修复功能。 部分人群对苦壶卢可能产生过敏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