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迦苦修像》 北魏莫高窟第248窟释迦牟尼出家修行的过程中,曾经历过长达六年的苦修,每日只吃少量食物,以饥饿寒苦锤炼身心。这身苦修像极具写实性,薄衣透体的袈裟下方,可清晰看到肋骨的走向。面容虽然憔悴瘦弱,但神情却不见愁苦,依旧凝神定气,似陷于深思之中。图源《敦煌日历》2024 CC说: 莫高窟第248窟开凿...
犍陀罗地区的艺术中,苦修像是一种独特的表达方式,它们专注于描绘释迦牟尼成佛前的苦修场景。这些塑像常常呈现出一种极端消瘦的形态,肋骨凸显,但同时又保持着体态的端正和神情的安宁,这种对比非常鲜明。在犍陀罗的苦修像中,释迦牟尼通常以结跏趺坐的姿势出现,手臂缺失,形体因苦修而极端消瘦,脖颈严重萎缩,以至于喉管和...
释迦牟尼苦行石雕 说法像成道像 佛陀苦修雕塑 泉臻 更新时间:2024年07月14日 免费报名!享亿级流量补贴! 价格 ¥8000.00 ¥7800.00 ¥7500.00 起订量 1件起批 5件起批 9件起批 货源所属商家已经过真实性核验 服务 品质保障 · 资金安全 · 售后无忧 正品保障 描述相符 48小时发货 7天包换 破损...
・清晚期铜佛弥勒佛9.5品¥5,500 ・明代铜雕雪山大士释伽牟尼苦修像9.5品¥9,000 ・明代铜雕弥勒佛布袋罗汉9.5品¥12,000 ・战汉铁马9.5品¥1,800 ・清代雪堆白藏传佛教上乐金刚9.5品¥38,000 更多“铜像/铜佛像 ”商品>>> 滚动鼠标滚轴,图片即可轻松放大、缩小...
这段描述很形象,也很夸张!犍陀罗地区的苦修像刻意表现释迦太子的苦状,其造型往往瘦如骷髅。 巴基斯坦 白沙瓦博物馆 这尊像在最初应该是有颈椎和脊柱相连的一个整体,现在这种夸张的展示方式似乎有更加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下面两尊犍陀罗风格的《释迦牟尼苦修像》一老一新。暂时名之为图A和图B,答案在后文中会提...
故宫博物院藏的苦修佛像,你见过吗? 在故宫博物院文华殿,有一尊来自巴基斯坦国家博物馆的佛陀苦修像,拍摄于公元3世纪。这尊石像与我们常见的佛陀丰盈的形象截然不同,它展现了释迦摩尼在尼连禅河畔苦修六年的情景。佛像眼窝深陷,骨瘦如柴,肋骨清晰可见,双手结禅定印,结跏趺坐于长方形台座上。这尊石像生动地展现了释迦...
双树龛内塑苦修像,表现释迦牟尼于菩提树下苦修6年的情景。释迦眼窝深陷,瘦骨嶙峋,着通肩袈裟,两手作禅定印,结跏趺坐,成功地塑造了一个性格坚毅、安然入定时的形象。北魏 莫高窟248窟 中心柱西向龛 出家后的释迦经过了6年苦修,日食一麻一麦,却始终未能悟到真谛,后来舍弃苦修而取中道终获正果。所谓中道就是要允...
#国潮正当红# 铜释迦牟尼苦修像(故2),明,高19厘米,宽11厘米,@故宫博物院 藏。 此像为拨蜡法铸造。头顶光亮。四周毛发卷曲,唇、鬓蓄须。释加牟尼首微低,而容清癯,上身袒露,小腿结跏盘坐,一直立,双手...
🗿明代雪山大士像:释迦牟尼的苦修见证者 📜雪山大士像,描绘了释迦牟尼佛在成道前苦修的情景。唐代中印度译经僧地婆诃罗所译的《方广大庄严经》卷七《苦行品第十七》详细描述了其形象特征:“身体羸瘦如阿斯树,肉尽肋现如坏屋椽,脊骨连露如筇竹节,眼(目加咸)陷如井底星,头顶销枯如暴乾瓠。”...
苦修| 这张照片描绘了一尊著名的佛教雕像,被称为“苦行佛”。这座雕像是佛教艺术中关于佛陀苦行六年的形象表现,展现了他在修行过程中放弃世俗欲望、长期断食的状态。 雕像常见于犍陀罗艺术风格,这是一种受到希腊、波斯和印度艺术影响的混合风格,主要流行于古代犍陀罗地区(今巴基斯坦和阿富汗一带)。 可以看到佛陀的...